《吴彤们》 笙赋四谛(2)

四谛之“和”

“和”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的美学范畴,也是笙的前身。在甲骨文殷商时期,“”字就已经出现了,左边表示形,就如同笙的样子,右边的“禾”字表示读音。可见古人的“和”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取象于笙这件和谐共鸣的乐器。我惊讶地发现,在这件我熟悉了四十年的可以亲手制作的乐器里,原来还有这样美好的含义。

从笙的形制上来看,几乎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一个缩影。史籍《世本》中这样写道:“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作为乐器的“笙”,是个通假字,通“生长”的“生”,有万物生发的意思。从笙的物理结构来看,下面是笙斗,上面是笙苗,笙斗里面是发音的簧片,被安装在笙苗的根部——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像种子,那笙苗呢?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出来的万物。这也是祖先对音乐的态度,充满着效法自然的智慧。当我们演奏笙的时候,一呼一吸好似一阴一阳,与《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论述,殊途同归。这也说明了笙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同一性。

庄子《齐物论》中讲到了“地籁”“人籁”“天籁”三位一体的和谐观念,而这“籁”字也是笙的名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籁,三孔龠也,大者谓之笙”。在《齐物论》中,关于“地籁”的描述,大概是这样的:“当风吹过大地,使得大树上的窍穴、高低起伏的山冈等人间的造化万孔怒号,风在前面吹,孔窍在后面和。风大则和声大,风小则和声小。当风吹过之后,所有的孔窍,又归于一片寂寥。”这难道不像天地间的一曲笙歌吗?从笙的发音原理来看,气振簧鸣,气停音止——这个可以演奏多声部复调和声的乐器,恰恰蕴藏着天地间万物欢歌的含义。

“和”的另一种特性是圆融,笙在乐团里也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三千年来,无论在夏商周祭祀仪礼的庙堂上,抑或在近代的地方戏曲、民间社火中,甚至在现代化的民族乐团编制里,都离不开笙。只因笙可以中和那些个性鲜明的民族乐器,如唢呐、二胡、琵琶、三弦等等。这些乐器独奏的时候,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合奏的时候,若个性过分夸张,反而让彼此间无法交融。但只要有笙,这种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因为笙有一种特性,叫传统和声——每一个音,都用两个以上的音组合起来演奏。这种多音组成的传统和声具有很宽的泛音频谱,可以补偿合奏中缺失的频段,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圆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