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联大的“国粹”

人物小传: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著名国学大师。1910年,赴欧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后又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学习。归国后曾任蔡锷秘书,参加讨袁战争。1918年,再赴美国,入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学习东方古文字。1925年,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后又转任西南联大教授。

博学教授无学位

在“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中,陈寅恪是一个独特的人物,他的独特在于他集低微的学历与丰富的学识为一体。与同时代的众多学者一样,陈寅恪也曾有留学的经历,其游学经历之丰富几无二人。陈寅恪知识之广博世所罕见,人们称其为“活字典”“活辞书”,甚至称他是“教授的教授”,但其学历之低在同时代的大学者中也绝无仅有——一生唯一的学历是少年时代获得的复旦公学文凭。

陈寅恪出身名门,自小就博闻强记,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陈寅恪13岁时即赴日学习,后因病回国,考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1910年,陈寅恪开始了赴欧美留学的旅程,从德国到瑞士,接着是法国、美国,最后又回到德国,先后研习过物理、数学等科,期间还研读了《资本论》。从1902年留学日本开始到1925年从留德归国止,陈寅恪在国外游学断断续续近20年,辗转多国,可谓是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水平,虽说无任何学问,但却形成了极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其中仅语言一项,陈寅恪就掌握了藏文、突厥回鹘文、梵文、俄文等22种之多,其学识之丰富可由此窥见一斑。

清华于1925年改制成大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强调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传统国学,着力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拟聘请四位导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世所公认,也是众望所归。可谁也没想到,获聘的四大导师中竟然还有既无博士学位,也无著作传世的陈寅恪。这一年,陈寅恪年仅36岁。

陈寅恪学识超拔,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授课时,诸多名教授常常前来听课,大都是慕名而来,满载而归。在当时的清华大学部,只要听得懂陈寅恪讲课的青年教师大都听过他讲课,于是有人称陈寅恪为“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在清华授课时,每谈及欧洲各国关于中国国学的重要著述时,他讲到某国学者及其著述,就用那个国家的语言讲述,其博学让清华的师生们印象深刻。即使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时,陈寅恪在不经意间带出的小插曲中,竟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路线若何等等脉络讲述得一清二楚,让学生大为惊讶。而在谈及传统国学时,无论是引诗还是举史,皆能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毫无差错,随之而来的阐发也无不精当新颖,令人叹服。更为难得的是,在清华园,无论师生,凡文史方面有所疑难向他请教时,陈寅恪一定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人称“活字典”。金岳霖曾回忆说,曾经有学生问陈寅恪一些资料,陈寅恪的回答说,你去图书馆,在某个书柜的第几本书的第几页去找,脚注上详细地列举了你需要的资料,学生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所需资料。

陈寅恪的博学在他同时代的学者中也获评甚高,在清华任教期间,当年学术界中本土学者和留洋学者之间互有攻讦,但奇怪的是,不管哪派都十分敬重陈寅恪的学识,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同时代的大学者傅斯年、胡适、吴宓都对他的博学佩服有加,就连水平极高,自视更高的学者刘文典也对陈寅恪心服口服,自称“十二万分佩服”陈寅恪,甚至多次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赞扬说:“这是陈先生!”

陈寅恪的博学名闻遐迩,饮誉海内外。1938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在研究中亚史时遇到疑难问题,于是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未获解决,柏林大学向其推荐中国的陈寅恪。后其疑难问题辗转到了陈寅恪手里,才得到满意解答。白鸟库吉大为感慨,说如无陈教授的帮助,可能至死不解。

只可惜天意弄人,由于长期用眼过度,陈寅恪罹患眼疾,57岁时,终至双目失明。失明后的陈寅恪依然受到清华大学的盛情邀请,前往任教。一位瞎子被聘为教授为大学生授课,若非学识过人,断无此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