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时薪:美国经济政治的平衡命题(1)

自美国各地不同城市快餐业工人近一年来持续展开要求提高最低时薪至15美元的示威请愿活动,到2014年5月15日全美国150个城市同步爆发有史以来声势最大范围最广的快餐店工人大罢工,再到6月2日西雅图市议会全票通过将最低工资提升至每小时15美元的议案,紧接着旧金山市议会与商会及劳工团体6月10日达成提高最低工资共识,宣布将在未来3年逐步提高旧金山最低工资至每小时15美元,并且把议案提交11月选民公投;一场方兴未艾的提高最低时薪运动,正波及全美各州,成为民生经济的热门话题,也成为政党政治绕不开的决策焦点。

提高最低时薪不乏民意的支持,也萌生经济平衡发展的隐忧。皮尤(Pew)中心的民调显示,73%的美国人支持将最低时薪增加至10.10美元。提高最低时薪无疑使低薪群体获益,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但同时也会增加失业率,因为企业主必定会采取裁员或减少工时等手段应对,以维持营运成本。

事实上,提高最低时薪的呼声在美国一直此起彼伏。美国的最低时薪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对比都偏低。有调查显示,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最低时薪却只能屈居全球第七。《经济学人》(Economist)的最新“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则形象地表明,美国人现有的最低时薪只能购买1.6个巨无霸汉堡,与法国的2.8、日本的2.7相比差距颇大,甚至比不上中国香港这一指数的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审视美国的年度经济概况后,也于6月16日建议美国提高最低工资。

奥巴马总统在2014年国情咨文中就强调美国需要提高最低时薪到10.10美元,他于2月签署了将联邦雇员最低时薪自2015年1月1日提高到10.10美元的行政命令;联邦参议院则于5月否决了全面提高最低时薪的提案。类似院会之间不无党争因素的较量角逐,却无法舒缓民生经济现实的困顿。迄今美国38个州已经先后审时度势,将最低时薪标准调高于联邦标准的7.25美元。目前,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以每小时9.32美元的最低时薪成为工资水平最高的州;加州的旧金山以最低时薪10.74美元,成为美国工资标准最高大城市之冠。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利·波茨沃斯(Barry Bosworth)表示,联邦作为一个整体,确应提高最低工资,以避免“就业机会向没有提高最低工资的地方流动”而导致经济不平衡。

经济学家们对是否调高最低时薪也存在大相径庭的分歧。约600名经济学家(其中包括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4名美国经济协会前主席)2014年1月联署致奥巴马总统和国会领袖的公开信,要求调高“早已过时”的最低工资。他们认为将最低时薪从7.25美元调高到10.10美元,全美近1700万人可直接提高工资,另外1100万低薪阶层群体可通过连锁反应提高工资。提薪后的低收入阶层会增加消费,对经济产生良性刺激;而雇主则可通过投资机器、稍稍上调商品价格抵消提高最低时薪后的成本上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