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结论
在国民党历史上,蒋介石是继孙中山之后的第二代领导人。蒋介石接掌大局后,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与挑战:一是在党内资历较浅,当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一大批先辈以“党国元老”自居,如何与他们相处?二是军人出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党内文人精英视为“不懂政治”,武功与文治如何调协?三是以非常手段上台,中山舰事件的神秘阴影在很长时间里存在,虽然以武力确立了自己的最高权位,但在“党统”上的“合法性”一直难以确立。
这三大难题是相辅相成的。党国元老多是党内文人精英,往往掌控着党的话语权,并以“党统”的代表自居。而党国元老本身又是一多元分化的群体。蒋介石在1931年底的日记中即有这样的划分:一是“腐化的西山派”;二是“恶化的第三党”;三是以胡汉民、孙科为代表的“右派”;四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左派”。 “左派”、“右派”,“腐化”、“恶化”等词,本是北伐时期中共划分国民党派别的话语,蒋继续沿用不误。
元老既多元,也给蒋提供了分而用之的机会。1937年初,蒋有意让汪精卫做中常会主席,遭到居正、张继等人反对。蒋公然表示曰:“西山派既可作,改组派又有何不可!”王子壮对此即深有感慨地说:“是在蒋先生心目中,西山、改组两大翼,实无所轩轾,因时因势而欲用其效能耳。” 因时因势而用其效能,确是蒋介石对党内各派一贯运用的政治谋略,或联左制右,或联右制左,或左右开弓,或左右并用。当然也难免有受到左右夹击而左右为难的时候。
同样,对于党内先辈与后进,蒋亦因时因势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南京政府初期,政权求稳而重用相对保守的“老派”;但在利用“老派”达成自己政治目标的同时,难免受到党国元老的掣肘,而且一味保守,易趋颓废腐败,而难于进取有为,更难以应对急剧的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下,蒋于1932年“重起炉灶”,成立名为“力行社”的“少年党”,从此着意培植少壮力量,将元老置诸闲散。
蒋虽然声称“开国端在武功,有武功不患无文治”,但南京政权毕竟不同于北洋,既以“党治”为招牌,而“党治”与“文治”又难分彼此,故不能不与“文治”相调协。即使以武力确立了自己的最高权位,以武力收复了各地方实力派,而头衔仍然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党的“总裁”于1938年名至实归时,距“总理”去世已有13年之久。
北伐时期,中共一度将蒋介石定为“中派”。在南京政府初期,蒋也确实处于左右两派之间,对左翼改组派的激进主张固不能接受,对右翼西山派又以“腐化”而视之,对“四老”一味排俄拒左也不以为然。应该说,蒋是一位讲求实际的政治家,无论左与右,文与武,老与少,不固执一端,现时现地而调整,因时因势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