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课
我十几岁的时候,有好几个月是与一位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一起度过的。每晚11点读几十页,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心里便有了容纳经典世界的空间,而且有了能够悄然潜入那个世界的能力。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并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融汇就会变得比较容易。这不禁让人想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里的场景:小狐狸对小王子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约好的时间见面。只要时间定下来,每当约定时间快要到来的时刻,就会感觉到某种紧张和兴奋。而此时,心理准备自然水到渠成。
每天在既定的时间吟诵,也同样具有某种“习惯成自然”的效果。时间一到,人的身心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做好准备以适应经典的阅读。日本江户时代教孩子们读书写字的“寺小屋”,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姿势按一定的节奏来开始诵读的。人的心理习惯是与身体习惯同驻一体的。阅读经典有一种魅力,即便进入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一旦进入了状态,就会自然成为一种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的阅读与其说是“智力性的阅读”,毋宁说是“身体习惯式的阅读”更加贴切。
“浸泡式阅读”还会产生一种所谓“随身常备法”的效果。说穿了,就是外出时包里总是带着经典著作,一有片刻闲暇,就拿出来读一会儿。花一个月的时间来细读一本书,就好像腌泡菜要腌到进味儿一样。以前,我为了翻译《论语》的日文全译本,有一年多时间,无论去哪里身上都带着中文版的《论语》,哪怕坐在咖啡馆里小憩片刻,也要拿出纸笔写写画画,译上几句。由于每天都浸泡在《论语》这部经典里,我甚至有一种成了孔老夫子学堂里的徒子徒孙的感觉。回想起来,这种“随身常备法”是我念初中二年级时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当时整整一年时间,无论在哪里、去哪儿,书包里总是带着胜海舟的《冰川清话》。当时同学们都笑话我,不理解地问我“怎么总是带着那本书”。
多亏了那时的经验,我才记住了那些自己喜欢的佳句妙语。对作者胜海舟,我甚至曾经产生过“他就像自己亲伯伯”的亲近感。有了经年累月的“浸泡”,“泡菜”的味道自然美味可口。
3.三年读一本书
我认识的一位名叫桥本武的老师在滩校任教,他负责教语文课,使用的就是一本叫《银勺子》的教材。他的这门课被视为极佳的教学范例,是在初中阶段以年为单位教授的经典慢读课,效果甚佳。其核心内容就是用初中三年时间去解读一本薄薄的文库本小说。据桥本老师自己说,他“开设这门课是出于一种强烈的愿望,一定要让孩子们通过这堂课有所收获并且终生难忘”。多年以来,这门课坚持了四大特点:“第一是离题,第二是追加式体验,第三是彻底考察,第四是独立思考”(桥本武《滩校·语文课的传说》《〈银勺子〉语文课》)。
初中三年的语文课只用一本教材,的确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如果学生腻烦了,或者教材程度太浅的话,语文课就无法继续教下去。桥本老师是一位非常讲究细节的人,有什么疑问就直接向《银勺子》的作者中勘助先生讨教。对《银勺子》执着的爱和对中学生们的关怀合为一体,桥本老师才开得出这样一门激情燃烧的语文课来。据说,开这门课之前,喜欢语文的学生只占5%,而这门课上了三年之后,喜欢语文的学生比例竟增至95%!也许是先有了各方面条件的储备,才有了这门课的成功。但这种创新型的大胆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细节中去谋求扩展的、细嚼慢咽式经典阅读教育的模式。
这种勇于深入、探幽识微的阅读,不光是获取知识与信息,也成为一种直面自我的人生体验。只有耐心地开始“浸泡式阅读”和“细嚼慢咽式品读”,不断获得高含金量的阅读内容,经典的阅读才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