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 记 后 记 10 多年前,北京某著名学府的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历史文 化名人口述丛书》,陈明也被列入名单之内。查振科的一位朋友, 参与这套丛书策划,受朋友之托,查振科担负起记录、整理陈明 口述的任务,那时他在国家某部委任职,工作不太忙。 他买了一部小录音机、几十盘录音带,主要利用星期天和节 假日,来到木樨地陈明公寓,听老人讲述他那五味俱全、波澜起 伏的一辈子。查振科带来录音机,陈明也备了一部录音机,两人 各留存了一套录音磁带。现在翻检陈明留存的磁带,第一盘的录 制时间是 1998 年 3 月 31 日下午,那应该是工作开始的日子,最 后一盘是 1999 年 6 月 16 日,内容是“平反前后”。陈明保存的 磁带一共有 26 盘,查振科那里还要多些,有 30 多盘。 查振科大概没有料到,这件工作既不轻松也不顺利。首先, 他要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再录入电脑,工作量很大;其次,这件 事占去他很大一块业余时间,不得不牺牲许多文化娱乐和与朋友 交往;第三,他过去不认识陈明,对于老人讲述的许多人物、地 点和事件脉络都很陌生,整理起来比较困难。况且陈明老人已经 年过 80,记忆和表述,有时不大连贯,不大准确,不很清楚。但 · 32 9 ·我与丁玲五十年 ——陈明回忆录 查振科一直坚持做下来,其间还拉上他的夫人陈玉立帮忙,整理 文字,录入电脑,断断续续一年多,整理打印出 10 余万字的稿 子,那就是这本书的雏形。 当时,这项工作并没有结束。第一,陈明只讲到了 1979 年; 第二,陈明还要对于打印的稿子进行修改和补充。但是,这项工 作却被陈明暂时地撂了下来。 2004 年是丁玲百年诞辰,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丁玲研究会, 丁玲的家乡湖南省的一些单位,要相继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而 河北人民出版社也从 2000 年开始,着手出版一套完整的《丁玲 全集》,所有这些活动,都少不了陈明的指点和支持。在陈明心 中,丁玲的事情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而他自己的事情都是不要紧 的,这一次也不例外,为了丁玲,他坚决地中止了他的口述回忆 录工作。 2004 年底,丁玲百年诞辰活动结束,老伴张钰提醒陈明:你 得抓紧了,赶紧把你的口述稿子完成吧! 这时,查振科已经出任 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身肩重任,无暇继续这项工作。好在张钰 既是老新闻工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又会操作电脑,处理文档熟 练自如,舍她其谁? 接力棒理所当然交到她的手里。 丁玲说过:陈明是个改家! 她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经过他 的修改。以致陈明形成一种习惯,只要他看手稿,不管谁写的, 他都要拿起一支笔,一边看就一边下意识地在上面修改。对于自 己的回忆录,他自然更是精益求精。他对最初整理的稿子,多次 进行修改,有些是文字上技术上的,更多是内容上的,尤其是涉 及 1955 年丁玲被诬“反党集团”、1957 年他与丁玲被诬“右 派”,以及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平反恢复名誉,这些他与丁玲 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历史时段,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大段的删节,大段的增补。张钰则端坐电脑前,把这些修改仔细 · 3 30·后 记 誊在电子文档上。陈明在纸上改,张钰在电脑上改。那时陈明老 人的眼力依然很好,竞能把字写得如蚂蚁般大小,密密麻麻,许 多章节涂涂抹抹勾勾画画,改得一片花。张钰先要仔细辨认准确 理解,再噼噼啪啪敲击键盘,改完一遍,打印出清样给陈明看, 著名的改家又习惯性地拿起一支笔,在新的清样上进行新的修 改。就这样,一遍遍地打印,一遍遍地改,精益求精,永无 休止。 这样的工作进行了两年多。2006 年秋天,戛然而止。 张钰突患食道癌,住进肿瘤医院,做了大手术,其问出现险 情,76 岁的老太太在死亡线上挣扎了好几天,终于转危为安。在 那以后,年届九旬的陈明老人也两次患脑出血,住进医院,虽然 医生几次下过病危的医嘱,但终于化险为夷度过险关。由于两次 发病,医生十分郑重地嘱咐他:一定不能长时间阅读思考,一定 要让大脑好好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他的回忆录还差好大一截呢。 陈明发病前,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修改旧稿上,好处自然是精 益求精,但也严重影响了回忆录的进程。1980 年以后的部分,刚 刚开始涉及;此外,老人心中的“丁玲情结”异常顽强,他讲着 讲着,写着写着,回忆录里的主人公就从陈明变为丁玲,结果, 就变为由陈明来讲述的丁玲的历史,而不是陈明自己的历史。所 以,即便已经整理出来的部分,也应该增加陈明自己的经历 活动。 陈明、张钰的健康状况,已经无法继续承担繁重的文字工 作,他们经过商量,物色了新的人选。2007 年的某一天,李向东 应召来到木樨地,两位老人告诉他:这项工作,只能由你来完 成了。 李向东与陈明老人走动较勤,关系较密,又曾经与王增如一 · 3 3 1·我与丁玲五十年 ——陈明回忆录 起编辑撰写了《丁玲年谱长编》、 《丁陈反党集团冤案始末》、 《丁玲陈明爱情书简》等书,对于陈明的历史和经历的那些事件 都较为熟悉。他是最理想的人选。他毫不犹豫地接过接力棒,这 是冲向终点线的最后一棒。 这时,陈明已经不能长时间地系统地讲述自己了,只能是讲 一个大概的提纲,讲一个梗概,然后,李向东根据他的日记、书 信和他过去的著作,进行整理,整理出的稿子经老人过目、修 改,李向东再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得到他的认可。好 在,这时的陈明已经没有精力再去一遍又一遍精益求精反反复复 地修改了,这样,工作进展的速度就快得多了。 最后,张钰又通读了全稿,按照陈明的意见添加了几个重要 的段落章节。这部稿子前后历时 10 年,经过查振科、张钰、李 向东三个人,齐心协力终于完成。 陈明一生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有些他是参与者,有时他是 见证人,所以,这本书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它还是留下许多遗 憾,陈明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并没有得以充分展现,如果在上个 世纪末,在他身体和脑力都还好的时候,能够一鼓作气地完成 它,此书的内容和质量,都会比现在好许多。 最后,还要感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重视与支持,使这 本书能够得以较快出版,让 92 岁的陈明老人,了却他的一大 心愿 。 李向东执笔 2009 年 5 月4 日 · 33 2·譬i 瀚;凝琵嚣辩鬻鬻 藜瀚 黼豢 溺!霪塞毯篓囊霪嚣 潮蔫蓠鬻黼藿渤 舞糍 蒜 嚣燃 黧 麓辫照蘧黼 辫 瓣 霎 粼耧 瓣 鞠戳 鬣 粪 辩 鹾美∞翳黝 囊鬻颦瀚 黼—蛛 铷蜱■帖 蛰;晕哼蜘 雌婶 哮鳟@ 漱 蕊鐾嚣篓毽黧 蘩 鬻 蹩 鬻 鬻 触 鬻哦 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