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童度河》 序言(2)

写作《月童度河》之前,在写一本长篇小说。二○一五年五月之前,已写到十五万字。之后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对我产生影响。决定要花时间重新修改这个长篇。之前所有准备,仿佛是在等待一次集中性的表达。在这个表达之前,想对心境有一次清理。如同灌注之前。把容器清洁。

这本书大部分的记录是二○一五年之前的想法。也是一段特殊时期。有两三年时间,时常出发去远地,置身边缘之境,沉淀身心,处于某种幽闭、酝酿的心意蓄养的状态。此书内容大多围绕内心之道.显得与外围世界有些距离。与喧嚣现世对比,它所关注的点也着实专一。那不过就是自己的心。我并不回避自身的弱陷,也无完美的苛求。这几年的阅读和学习,偏向思考和修心的见地。只是觉得,心的觉知和调整是一种能力。若能经由修习,让心清晰、有效、清洁、纯朴,看到事物本质,得到更多空间,是某种程度的自由。这条路漫长,值得探索。

如果心有方向,不管外界与外境如何,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如同钟摆在动荡起伏之中,能够回到平衡的中心点。人身难得,一生短促而无常。但大多时候,人仍不知道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真实又是什么。我们活着,仿佛嫌弃生命太长,虚掷时光。又仿佛会永久地占有和享用这个物质世界。而不关心接下来的路会通往哪里。

这些文字,只是一位写作者单独的心灵清理的记录。是过去时。也许在你阅读的此刻、当下,我已有了新的生发。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与价值观会发生变化。表达无止尽,并处于变动之中。但这正是一种如实和行进的写作。变与不变的感受,也在于阅读者的心境有没有产生对应。

记录中的他,并非确定的现实中的人物,是混合生活中相识的多个善知识的特质,然后重组的角色。用书写把这几年的痕迹和记录,打包整理起来。在其中,可以看到盛放与凋谢过的花朵,结出的果实,以及坠落在泥土中的新的种子。人生有些旧的清理,新的开始,很是清净。

愿你在这些文字之中有所得。

庆山

二○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北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