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汉流泪了(2)

“添油战术”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油”可添,王近山将军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估计,上甘岭这一仗将越打越大,将是一场持续的、大规模的残酷决战,因此每个部队都要少摆多囤,各级要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用在关键时刻。上甘岭战斗一开始,王近山就电令12军34师100团、106团、35师103团集结待命,作为关键时候使用的战役预备队。

王近山将军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准备有较大的伤亡。每一个战士要准备当班长、排长,甚至还要准备当连长、营长。在上甘岭战斗过程中果然不出将军所料,先上去的战士仅十几天就当上了连长,因为伤亡太大,非他莫属。

由于我军的顽强抗击,上甘岭由局部战斗发展为战役规模的生死大战。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战场最小、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争。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双方陆续投入作战兵力共达10万人。

“联合国军”先后参加进去的部队有美第7师、美空降187团(欠一个营)和南朝鲜第2师、第9师共11个团及2个营,并补充新兵9000余人,另有18个炮兵营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6万余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投入作战的有第15军的第45师、第49师和第12军的第31师,以及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师、第71师,火箭炮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高射炮兵第605团和第6l团各一部,总兵力4万人。

双方伤亡总数为36000人。我军为11000余人,“联合国军”为25000余人,也就是说,在上甘岭上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9700人伤亡。

任何浓墨重彩都无法再现当年上甘岭上惊心动魄的战争奇观。阵地上树桩累累,弹片削断了所有树杆。巨石被炸成了灰,脚下松软,一脚下去,就像陷进积雪中,拔出来很吃力。进攻,后退;冲锋,再冲锋;反击,再反击;尸体如山丘,鲜血如溪水。王万成(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拉响爆破筒,黄继光用胸膛堵枪口……

笔者曾到参加过上甘岭战斗的某空降师(原15军部队)采访,在军史陈列室里见到一段可以作为上甘岭战役见证的树身。这段不到1米高的焦黑树身上弹洞密密麻麻,如同蜂巢,有人数过上面竟嵌着158块弹片。部队回国时,士兵们无意中把它搬到车上当凳子坐,结果为我们保存了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见证。

每次战争总有风云变幻。为将者无论怎样筹划,一到交锋,总免不了千变万化,与制订的计划也就互有出入。上甘岭战役中间常常有一段混乱过程,尤其是双方都占住了高地,也就等于双方都没有占住。这时的部署、计划全打乱了,但王近山将军的“添油战术”始终是志愿军每个阵地上作战的主导战术、核心战术、灵魂战术。在敌大炮和飞机轰炸下,美李军总以为志愿军完了,然而一冲上阵地,志愿军战士又冒出来了。

这里有一段小插曲。

一次,王近山将军到前沿视察,见某部某连长正巧从上甘岭下来,准备带部队“添油”。

王近山将军严肃地问:“怎么不叫通讯员来带部队?”

连长回答:“通讯员牺牲了。”

将军又问:“其他人呢?”

连长哽咽了:“全连只剩下我一个了。”

“你们营还有多少人?”

“不到三分之一。”

王近山将军挥挥手:“去吧,去吧。”

当连长要带增援部队出发时,将军突然对参谋说:“叫连长留下,派其他人带队。”将军喃喃自语:“这个连就这么一个种了,就这么一个种了!”

参谋看到,他流泪了。

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