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丁玲去了一趟泉州、漳州,那是有名的闽南“金三角”,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年2月邓小平视察了厦门经济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接着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金三角”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思想解放,快步发展,丁玲耳濡目染,装着满脑子新观念回到北京,很想以一种具体行动投身改革大潮。
7月,中央书记处批复了中组部《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对她的一生给予很高评价,这极大激发了丁玲的政治热情。她说:我要争取多活几年,多写文章,敢写文章,多做事情,敢做事情。我应该无所顾忌地去做。
丁玲回到北京,曾克和舒群就来告诉她,办刊物的事已经在党组挂了号,现在就缺一个挑头的,他们力邀丁玲出山,论资历和影响力,非她莫属。丁玲自然明白,她是刊物能否诞生的重要因素,三把火,加上老友恳促,她同意了。她的想法是:我先挂帅把刊物办起来,人马齐全正常运转之后,就隐身幕后写文章去,有一个自己的阵地,毕竟是好事情,她是喜欢发言的。
8月2日上午,舒群、雷加、曾克来到丁玲寓所,这是第一次“联席会议”。两天后,丁玲以个人名义向中国作协党组递交了办刊申请。这份报告有两点引人注意,其一,申请办刊者是一批“大多已进入老年”、“不甘默默无为,愿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贡献余生”的“老同志”;其二,办刊经费“除创刊阶段请求银行贷款外,此后刊物及其他出版物一律自负盈亏,不要国家补贴,并考虑实行集资认股”。他们后来又进一步把这个想法称为“民办公助”。
8月21日的会议,确定刊物名称为《中国文学》,主编为丁玲、舒群;副主编为雷加、魏巍、牛汉、刘绍棠;编辑部由牛汉、冯夏熊负责。丁玲提出聘请叶圣陶、周扬、冰心、胡风四位老同志做顾问,不久就登门拜访了叶圣陶,并打算拜访周扬正式聘请,让秘书到时带着录音机,把周扬对《中国》的意见整理成文发在创刊号上。但是周扬从广东回京后就住进北京医院,张僖告知周扬患的是脑软化症,不宜说话,丁玲的想法未能实现。
接着她又向马烽、杜鹏程、陈登科、吴强、哈华、蹇先艾等人约稿,9月9日一天就写了十封约稿信,寄给上海的巴金,天津的孙犁,武汉的白桦,沈阳的马加,云南的彭荆风、李乔、冯永祺等,甚至把约稿信写到美国去,8月29日致聂华苓信说,“你手边有稿子吗?你知道谁有稿子吗?请你赶快寄点稿子给我!如果台湾有人能寄一两篇来,我们欢迎。愁予,翱翱,先勇都行。安格尔写中国的诗更须要。”11月8日又致聂华苓信说:“北京到了看红叶的时候,人们都向香山去。我为办刊物忙得很,没有去,只放在心里想一想。同时也想到爱荷华的红叶,想到那一角可爱的走廊。你答应10月间为我写文章的,我现在还在等。你要为我特约几篇文章来。”第二年春天聂华苓寄来一篇写柏杨的稿子,说“我的文章要介绍他那个人和文,因国内不知道他”,但没有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