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传》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削弱封建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五四指示》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环节。”晋察冀解放区迅速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丁玲敏锐感觉到,这是我党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是改变农民命运的大事,这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东北暂时去不了,她跟陈明商量:我们去参加土改吧!7月,他们把11岁的祖慧寄放在边区妇联主任李宝光家里,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下乡去了。

从7月到9月,他们先后参加了三个村子的土改。

第一个是怀来县的辛庄,那个村子很大,土地肥沃,盛产大蒜。晋察冀边区农会主席郭强带队,他是老农会干部,很有经验,告诉丁玲、陈明:你们什么也不用干,跟着我看就是了。郭强一到村里就开大会,把裤腿撩起来,给农民看地主家狗咬的伤口,一下就把农民的情绪煽动起来了。但丁玲不愿光是跟着跑跟着看,想亲身参加工作。

过了两个星期,他们转到怀来县东八里村,正式参加土改工作。在东八里村只住了一个多星期,但是丁玲产生了写一部小说的想法。

丁玲说过,到了张家口之后,她忽然“深深怀念起陕北的农民们来了,一个一个熟人涌上我的心头”,这时才发现“我是这样的爱他们,同他们如此的难舍难离”。她把对于陕北农民的感情转移到察南农民身上,在土改中接触了几个人物之后,触发了写小说的念头。

第一个人物是小说里的黑妮。那时还在辛庄,土改工作组住在地主家的大院子里,地主住北房,他们住南屋。有一天,丁玲看见地主家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从外面跑进来,穿一件花布衫,神情有些慌乱,挑起竹帘子跨进北房去了。丁玲立刻对她的命运产生了忧虑:“她生活在那个阶级里,但她并不属于那个阶级,土改中不应该把她划到那个阶级,因为她在那个阶级里没有地位,没有参与剥削,她也是受压迫的。”“就这么一点影子,却在作家的脑子里晃动了”,而丁玲“一刹那时间的印象和联想”,源于她始自莎菲的、一贯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甚至在潜意识里唤起她自己童年生活境遇的某种回忆(她也是饱尝世态变迁的地主的女儿),她以这种情感创造出钱文贵的女儿(以后又改为侄女)黑妮,也成为这部小说的原始创作动力之一。

在东八里村虽然住的时间很短,但丁玲又抓住两个人物。有一个富农,开大会叫他上台献地,他衣衫不整,一双破鞋,上台一解裤腰带,是一截一截破绳子接起来的。丁玲认为这样的人顶多是富裕中农,土地都是辛苦劳动换来的,不该分他的地。还有一个人,“这人不是什么大地主,但是在官面上说得上话。村干部都怕他,说,你们一走,国民党一回来,我们都得掉脑袋。这个人有个弟弟,是个贫农,还是土改斗争的英雄,他就这样说:我的哥哥不好,应该枪毙”。这两个人,前者演化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顾涌,后者成为钱文贵。关于钱文贵,丁玲1954年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她对“要写个什么样的地主”考虑过很久,最初“想写一个恶霸官僚地主,这样在书里还会更突出,更热闹些”,后来“认为还是写一个虽然不声不响的,但仍是一个最坏的地主吧”,因为“在我的经验中,知道最普遍存在的地主,是在政治上统治一个村,而那些强奸妇女、无恶不作的恶霸地主,是不大多见的。看看我们土改的几个村,和华北这一带的地主,也多是这类情况。这是因为大地主早已清算光了,剩下的就是这些人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