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刘宝全先生 (4)

他一生不动烟酒,不吃对身体不好、刺激性太大和容易上火生痰的东西。他最爱吃老米饭和青菜,有时候吃两片窝窝头。从来不吃大肉,他说吃肉生痰,坏嗓子。偶尔买一次牛肉,炖了汤,用汤烩菠菜吃,也不吃肉。我是回民,从来不在汉民家吃饭,刘先生虽然也是汉民,我却能常常在他家吃,就是这个道理。他常说:窝头、青菜、水果,可以使身体内的脂肪减少,消火去痰,对嗓子有好处。所以,天天才吃。

他睡觉之前还要含一片梨在嘴里;不咽下去。到第二天清早再吐出来,雪白的梨片变成黑红色,他说这就把演员嗓子里的痰和火吸出去了。

他每天要遛弯儿,打坐,他说这对演员的身体大有好处,特别是气。身体不好,气必然微弱,那么势必要影响唱,声带就好像笛子上贴的笛膜,要靠气吹才能响亮起来,演员没气力,声带虽好也难以唱好。

他去园子以前,一定在家先吊吊嗓子,把嗓子遛开花,然后到园子去,唱起来气也顺,嗓子也痛快。他到后台之后,静静坐在一边,喝一点水闭上眼睛,默诵一篇当天演的鼓词。然后,用一块热毛巾,蒙在脸上,到快上场前,拿下来。所以,他一出台帘,脸上就化了妆一样显得光亮红润。

正是因为他对保证身体和嗓子,采取了这样一些周密的措施,牺牲了许多平常人喜爱的生活享受,才换来了他那健壮的身体和洪亮的嗓音,一直唱到七十多岁,他的演唱始终是那样感情饱满、精力充沛。

他对待同事,诚恳热情、平易近人,从来没见他无故地发过脾气。所以,跟他一起工作的弦师、伙计,都是跟他合作了几十年的老伙伴,因为刘先生和蔼可亲,大家都非常敬爱他,尊重他,始终舍不得离开他。

他对朋友,一向是热情帮助,诲人不倦。平日我们相处,他处处都给予指点和启发。把他的艺术见解,个人心得,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我,分析讲解,不厌其详,使我收益良多。譬如:他告诉我唱戏不要一出戏一个调门,刚开始可以唱得低一些,先把嗓音遛开,然后,中间再长一点。但,仍然不要长到满宫满调。到了最后,嗓音也遛开了,气也顺遛了,再把调门长到平常最高的高度。这样,即使嗓音可以承担繁重的唱工,又给观众一种越唱越有劲的感觉。中途歇场:最好只含一小口水,润润嗓子然后吐出来,不要拼命喝水,因为水灌满了肚子,把横膈膜压住,气喘不上来,反倒影响唱。这些艺术经验,当时对我来说,的确非常宝贵,直到现在我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待艺术的态度,喜欢创新的精神,很多都是受了刘先生言行举止的影响。所以,刘先生是我艺术生活中一位最亲近的“良师益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