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列宁曾这样评价辛亥革命:“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1905年7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与黄兴等早在东京的革命党人会合。这是孙中山第一次会晤黄兴。他们两个的联手是主角和配角的珠联,是革命理论家与革命实干家的璧合。
孙中山与黄兴等商议,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自立门户、各不相关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组成新的更有力量的革命团体。8月20日,他们在东京举行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引述了这一天宋教仁的日记:“会场在赤坂区灵南坂坂本珍弥邸。午1时,余到会。时到会者约百人……”(见该书第350页,中华书局1991年8月第1版)会上推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理,黄兴为庶务,总理不在时,他代行一切。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被确认为同盟会纲领;最终要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同盟会在各省成立分会,东京光复会会员推举蔡元培为上海同盟会分会会长。不久,黄兴回到上海发展组织,在10月27日主盟,吸收蔡元培为同盟会会员,并携来孙中山的委任书,正式任命蔡元培为上海分会会长。分会会长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会员。蔡元培工作细致负责,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发展,黄炎培就是蔡元培介绍入会的。黄炎培后来以“有所不为,无所不容”来评价蔡元培,说:“盖有所不为者,吾师之律己也;无所不容者,吾师之教人也。有所不为,其正也;无所不容,其大也。”(见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哀悼辞》一文,《蔡元培纪念集》第94页)
蔡元培毕竟是书生文人,他投向反清民主革命,要救国救民,但多少有些“秀才造反”的特点。在这一革命时期,他曾深感“在上海所图皆不成,意颇倦”(见张晓唯著《蔡元培评传》第41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他决心出国游学,根本原因在于他深感“这个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国的改造,不输一点新鲜血液是不可能新生了”,而在他看来,“灵丹妙药是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见胡国枢著《蔡元培评传》第82页)。大世界才有大视野。他要像孙中山那样,到国外去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以此进一步探寻救国道路,用新的观念与方法解决中国的问题。由此,蔡元培于1906年5月赴德国留学,半工半读,成了“海外赤子”。
当时大多数学生是“留学东洋”——去日本留学近而方便,所以留日成风。在《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4月第2版)下卷中,有一章专述日本与中国的辛亥革命,其中讲道:“到1905年底,中国的留日学生的估计数已增至8000—10000人,1906年是人数最多的一年,估计人数为6000—20000人。”这两年保守的数字也达每年8000人(见该书第344页)。蔡元培没有跟风,而是去了德国,这是非常睿智的选择。
在德国第一年,蔡元培先在柏林学习德语、编译书籍,还兼任家庭教师,为留居柏林的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的四个侄子教授中文,由此解决生活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