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奥诺夫:梁赞州书记之死(1)

硬任务没有完成,中央高层终于察觉了,于是派了工作组去近在咫尺的梁赞州调查了解。纸包不住火,拉里奥诺夫一班人的欺骗行为很快就被苏共中央查了个囫囵。拉里奥诺夫,这个风风光光的州委第一书记,终于意识到自己谎报政绩、沽名钓誉的把戏已被戳穿,为了逃避制裁,他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开枪自杀,走了。活生生的拉里奥诺夫书记,就这样活生生地死了。

如果拉里奥诺夫在中国为官,他肯定用不着自杀,他可不是因为贪污腐败而被查的哦!他可以说:我不过是交了学费嘛!他也可以说:这是有得有失,不是有失有得嘛!

梁赞州书记之死,就这样了结了他疯狂的政绩追求、名利追求、权力追求,这让人喟然叹之、深长思之。

问题看似在下头,其实在上头,在体制制度。那是一个时代、一个制度的悲剧。

“历史,往往需要拉开时间距离去观察。”俄罗斯历史学博士佩日科夫所著的《“解冻”的赫鲁晓夫》一书,大量利用解密苏联档案中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对经历斯大林时期的“封冻”、继而进行“解冻”的赫鲁晓夫及其执政的苏联内幕,进行了客观还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赫鲁晓夫当政十年,“不仅掌控着苏联,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如何认识这一精力充沛、性格暴躁、充满矛盾、新招迭出、对中国影响巨大的政治家?几十年来,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上天入地,毁誉交织,幻化着政治的荒诞与沧桑。

书中有这样一段剖析,说得很实在很深刻:“所研究的材料可以证明,按照生产原则自上而下建立的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机构,不可能开展工作,没有能力保证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它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负面的情况……其中最悲惨的问题,可以说是官僚主义造成的巨大浪费,这是由于组建了大量相互重复的机关而造成的。”(见该书第177页)这是对计划经济无能低效的揭示。

人类世界,就领导层面来说,好人办坏事所造成的恶果,远远大于坏人办坏事所造成的恶果。谁能说赫鲁晓夫当初提出目标的愿望不是美好、良好的?

不久前出版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分时期对苏联不同阶段的重要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从十月革命与列宁时期,到斯大林时期,再到赫鲁晓夫时期,再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再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最后析解了苏联剧变的原因与教训;该书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客观的评析,指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妨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赫鲁晓夫时代,该书也对赫鲁晓夫的“解冻”进行了分析,对他上台后缘何首先抓农业改革进行了介绍,对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如何看待苏联和东欧国家“去斯大林模式”的改革,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一个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正常的政治生活环境,摆脱斯大林时期的恐怖”。在经济方面,他上台时农业问题十分尖锐,确需改革。斯大林对农业一窍不通,而出身于农民家庭的赫鲁晓夫知道苏联面临的农业问题极其严重。“在斯大林逝世前,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计划安排得过死,极大地束缚了农庄、农场的主动性。”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首先着手对农业体制进行改革,随后对农产品采购制度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价格,实行统一的国家收购制度。(见《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第777—783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