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五四运动(一)

一、从“高价生”到留学生

胡适,安徽绩溪上庄村人,1891年出生于上海大东门外的一个官宦人家。当时他的父亲胡传已经50岁,正在担任上海淞沪厘卡总巡,而他的母亲冯顺弟还很年轻,才22岁。

胡传一生有过三次婚姻。前两次都因女方去世而中断(第二任妻子留下两个儿子),因此他和冯顺弟虽然年龄悬殊,却异常恩爱。为了缩小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胡传亲自写了许多识字卡片,一有空闲就教妻子识字。胡适出生的第二年,胡传被调往台湾,在台东担任知州,胡适和母亲也陪同前往。那时台东还是蛮荒之地,当地少数民族连衣服都不穿。胡传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当地的文明进程。胡适三岁时,父亲在公务之余开始教他识字。于是,胡传是老师,顺弟是学生也是助教。多年以后,胡适回忆与母亲同窗共读的情景时说:“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了七百多。”1895年,清政府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在“中日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胡适一家只好离开台湾。不幸的是,胡传在返回途中因脚气病发作,在厦门去世,当时胡适还不到五岁。

回到家乡后,胡适被送进本家叔叔办的私塾读书。当时他并没有从《三字经》《千字文》学起,而是直接读父亲为他编写的三本书。第一本是《学为人诗》,其中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第二本书是《原学》,其中简略地介绍了生活的哲理。第三本书是《律诗六钞》,大概是一本诗集。很多年以后,胡适在回忆父亲时说:“他留给我的,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因为我是‘我父亲的儿子’。一方面是他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的遗风。”

入学之后,母亲为了让老师给胡适讲解书中的道理,每年都要交双倍学费。这样一来,读书就不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了。相比之下,其他同学因为不懂得书中道理,便觉得读书是件苦差事。1904年,为了让胡适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将他送到上海求学。临走时还为他订了婚,女方比他大一岁,名叫江冬秀,是个典型的传统女性。这时,胡适还不满13岁。

初到上海,胡适曾在梅溪学堂和澄衷学堂就读。1906年夏天,他报考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公学,当时的作文题是《言志》。该校总教习马君武看了胡适的考卷之后,高兴地说:“公学得了一个好学生。”入学后,胡适创办了校园刊物《竞业旬报》,这对他是个很好的锻炼。1908年中国公学爆发学潮,许多学生被开除。大家因不堪忍受压迫而集体退学,另外组织“中国新公学”。当时胡适虽然不在开除之列,但也退了学,并兼任新公学的英文教员。在他的学生中,有后来成名的杨杏佛、张奚若、饶毓泰等人。遗憾的是,这个学校仅仅维持了一年多就被迫与中国公学合并。胡适因不愿意回去,便当了一名小学教员。一天晚上,他因为心情郁闷多喝了几杯,便在回家的路上与巡捕撕打起来,结果被带进捕房(警察局)关了一夜。第二天酒醒后,他觉得这件事既对不起自己的母亲,又玷污了教师的声誉,于是他辞去教职,决心闭门读书思过。这时,正好第二批庚款留学生开始招生,他在二哥的鼓励下报了名。经过认真准备,他被正式录取,于1910年远赴美国,开始了七年的留学生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