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4)

是的,对话,我把这本书命名为“对话录”,是因为你将看到的并非充满了成功者的人生传奇、励志故事、闲趣八卦和观点记录的访谈,是因为相比访谈的过程,我更为珍重对话的呈现。或者说,我从内心里倾向于如长江三峡般遍布峰谷与险滩的“难以对付”的对话,而不能接受不论在何种意义上,都很可能包含了曲意迎合的意图而过于平滑的访谈。我们确乎是太习惯于假装没正经的八卦、吐槽和闲聊,太习惯于一本正经的演绎、推断和论定,而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去做真实的思考了。禅宗有言,祖师对初学者常不问情由,当头给以一棒,以考验领悟佛理的程度。如此,于情于理都不是我能做到的,反倒是我更需要高人的棒喝,以促我警醒。但如是把“棒喝”作“截断”解,禅宗的这种态度,却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在对话里,我想说的是:去你的平静吧!我们需要的是摇晃,不安的摇晃,让思想的激流一遍遍冲刷意识的堤坝,直至它摇摇欲坠,轰然决口。我也会不时打断对话者一个人的“独白”,让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声音参与进来,让这些声音与声音碰撞,形成复调、变奏与交响。我知道这会让本可以稀松平常的访谈变得异常紧张。但我相信这紧张里,隐藏着思想的本质,而它总会在紧张到死的最后一刻呈现。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记录下这些对峙、矛盾、驳难,因此也更显五彩斑斓的声音,也试着以此开启一个有着更多真实、更多可能的世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