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词。它篇幅短小,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寄托很深。其主题是表现对于妨碍自己实现政治抱负的腐朽黑暗势力的憎恨,但通篇没有一句是直接地宣泄这个想法,而是用隐喻的手法来表现的。上片的四句,意思可分为两层。前二句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写中秋之夜皎洁美好的自然景色,后二句对月伤感。中秋赏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但赏月时不同的人们往往产生不同的感想。正当盛年的辛弃疾仰视明月想到的是什么呢?他首先想到的是南归多年,光阴虚度,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于是他向那想象中的月里嫦娥尖锐地发问:年华飞逝,白发欺人,我该怎么办?“奈何”一词是句中之眼,生动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苦恼和焦躁。下片五句,表现作者对于造成他的苦恼和焦躁的恶势力的憎恨。这个主题的揭示又是分两个层次来完成的。第一个层次为“乘风”三句,意脉直承上片:在人间无法解除苦恼,则转而幻想飞举太空,去俯瞰祖国山河。祖国太可爱了,而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感情又是如此之深。可是月中那讨厌的桂树却用它的阴影来遮蔽了光明,使作者没法看清山河。这一联想寓意很深。祖国山河因金人的蹂躏而残缺不全,作者多年系心的就是如何使缺月重圆,山河重归一统,可那些黑暗势力却阻止他实现美好的理想。于是在下一层次,作者愤然吟为“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警句——只有砍掉这象征黑暗的桂树,才能消除笼罩在祖国大地上的阴霾,使山河重光。小词就在这极有艺术感召力的想象中表达了作者祛邪除恶的迫切愿望。这是辛弃疾用小令写大题材、发大感慨的杰作之一。
不过牢骚归牢骚,恢复大业他照样执著地追求。辛弃疾作为民族精英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也像他政治上的知音和朋友——爱国老诗人陆游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诗句)。在他沉沦下僚期间,他就敢于“越职言事”,对“君王天下事”坦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主张。此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乾道六年(1170)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这两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刘克庄评语)的政论全面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敌我形势和进取方略,并提出了自治强国的一系列具体计划和措施,显示了辛弃疾经邦济世的非凡才能。可惜的是,当时正值南宋军队北伐失败、“隆兴和议”签订不久,辛弃疾这些策论未能受到统治集团的重视。然而它们在文人士大夫群中广为传播,获得了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共鸣和赞誉,并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作者的经纶之才。
这里顺便具体交代一下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至七年(1171),亦即辛弃疾31岁至32岁其间的一段经历和在此期间他的代表性词作。乾道六年,辛弃疾在建康府通判的任上被召入朝,与皇帝应对于延和殿。这时是抗金名将虞允文当国,孝宗皇帝也锐意恢复,“(辛)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及《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辛弃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