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仲马传》 茶花女的新化身(1)

回到巴黎,大仲马发现,他的儿子头上出现了全新的光环。一八五一年那时候,小亚历山大的生活还相当拮据。倒不是他没有好好干。他出版了一本诗集(《青春罪孽》)。“这些诗,不好也不坏,嫩了点儿”,作者后来这样评论。其实不然,这些诗几乎没有一篇是好的。他接着写了一个篇幅不短的故事(《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奇遇》),作者的意图是让它带上幽默的色彩。此外,还有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赤发特里斯当》,以及另一部稀奇古怪的书,名叫《摄政穆斯代尔》。这些作品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只有《茶花女》引起读者的兴趣。然而,直到一八五二年二月份,由小说作者自己改编的同名剧本,才被搬上舞台。

记得当年,大仲马曾为历史剧院接受了改编后的本子。可是剧院经理霍斯坦提出抗议,说“这是《放荡生活》的翻版,才思还差了一块”。一八四九年历史剧院倒闭。年轻的亚历山大又把稿子送到盖泰、昂必居、伏德维尔、吉木纳兹等剧院,都吃了闭门羹。搞戏剧的说:“这不是戏。”正派人士说:“这有伤风化。”

他曾经试图以女主人公的美貌来诱惑维尔吉妮·德热才,让她出演这一角色。德热才是位卓越的女演员,颇受公众的宠爱,扮演机敏的妙龄女子可以演得活灵活现。然而,德热才这时已年过半百,并且她还颇有见地。她说,角色诚然不错;不过,要她来演,她本人须减去二十岁,剧本还应加上几段词,并把结局改得欢快一些。她预言,此剧会取得成功。然而,她接着说道,为此“必须做到三件事。第一件是来一场革命,摧毁检查制度;第二件,阿芒一角要请费希特扮演;最后,玛格丽特不应由我来演;我演此角,会显得可笑。”

查理·费希特是个年轻、英俊的男演员,表情温存略带伤感。有一次演出《巴黎圣母院》,费希特在剧中扮演弓箭队队长弗比斯;直到演出结束大幕落下,他还一直脉脉含情地望着台下这位已不年轻的女演员;第二天她又来看戏,连着一星期每晚都来。这样,费希特征服了她,两人居然好上了。费希特此时刚刚结婚;德热才的年纪比他大一倍,但在剧院里依然很有势力,人也亲切和气。年轻的费希特野心勃勃,急于向上爬。

维尔吉妮·德热才致查理·费希特:你在迪埃普才有九十六法郎的收入!真可怕,虽然我知道这个城市比较差。在迪埃普,妇女们更喜欢光顾沙龙,而较少看戏……无论如何,九十六法郎,够少的!再说,何必两人一起去旅行呢?你的开支增加一倍不说,还给你减去了不少诗意。公众不喜欢带家室的……应当独自一人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讨好那些已经陈旧的罗曼蒂克想象力。这令人不快,但是一点儿也不假……

德热才建议挑选费希特创造阿芒·迪瓦尔这一角色,是个很好的主意。不过,还必须找到一家剧院演出。一八五〇年,一家也没有找到;他父亲此时已无能为力。小仲马感到越来越拮据,心情变得阴沉、郁闷。有时候,他整个晚上都消磨在马比耶舞场的花园里。在震耳欲聋的乐曲声中,几个漂亮的姑娘同一些商店伙计翩翩起舞。小仲马注视着这些“每个毛孔都渗出感官快慰”的二十岁的尤物,陷入了苦涩的沉思。“如何才能阻挡她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弄得这些男性个个心神不定?她们引起了多少肉欲!她们的足迹所到之处,流洒了多少鲜血!……大自然在创造美色、青春与爱情之时,心里怀着多少可憎的私心杂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