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从资本收益、公司战略等角度出发,选择市场潜力大、逆周期或周期性不明显、企业具有独特资源和经营能力的产业领域,注重投资业务之间的风险对冲机制,构筑业务组合力。
在中国建材集团的组织结构中,集团总部作为整个集团的投资决策中心, 扮演了一个“东家”的角色。寻找合适的目标,拿出合适的价钱,以投资为杠杆调控产业布局,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集团总部的重要职责。
但是,这个“东家”并不好当,最大的难题就是“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放在几个篮子里”。如果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必须放对,万一这个篮子出了问题就会全军覆没。鸡蛋分放在几个篮子里,虽然安全系数大了,但篮子太多又会增加成本。这个常令企业家感到困惑的问题,其实就是怎样在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进行抉择的问题。
在工业化早期,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都较为单一,走的是专业化道路。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机会的不断增多,单一业务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企业逐渐开始开展综合化业务,企业战略演变为多元化战略。从全球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有不少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战略取得了成功。例如,被称为投资大师的杰克? 韦尔奇,在担任GE 公司CEO的20 年中,领导GE 完成了993 次兼并,从做灯泡起家,逐渐拓展到电力、医疗、金融、传媒等10 余个领域。另外,像韩国现代、日本三菱、香港长江实业、华润集团等,都是典型的多元化公司。一直专注于专业化发展的日本新日铁、韩国浦项钢铁等, 近些年也进入了全球不动产业务领域。
专业化和多元化都不乏成功的例子,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战略呢?看过杂技转盘子表演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技艺再高超的杂技演员也只能让一定数量的盘子同时转动,盘子再多就很难控制了。企业也是一样。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管理幅度,如果没有足够的控制力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专业化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反过来说,多元化投资的弱点在于财力过于分散,管理幅度太大,即使有一定的管控能力,投资也要有明确的方向,绝不能大手大脚、乱铺摊子。
就我个人来说,由于一直管理工厂和产业集团,我是个专业主义者,或者说身上有专业化的基因。过去这些年来,我一直主张的是采取“有限相关多元”的业务经营战略,先做好现有业务,再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顺着上下游产业链,有限度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严格来讲,这一战略的实质仍是专业化,所谓多元化业务也是建立在产业相关性的基础上的。实践证明, 有限相关多元的经营战略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既减少了业务过于单一带来的机会风险,也扩大了营业规模,确保了核心竞争力。
按照这一思想,2010 年在构思中国建材集团新十年的发展蓝图时,我提出了“大建材”战略。按照国际通行的“三大材”概念,中国建材集团从原有的建材领域扩展进入了建筑钢材和木材领域,通过扩展建材行业的定义域, 继而扩大企业在建材市场的值域,成为水泥制造商、建筑钢材物流商及木材进口商。“三大材”的业务投资组合,让企业一下子打破了产业发展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