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

回首往事,虽然父亲早已离开,却一直是我的精神依靠,但这次旅行却令我成长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人。正如每个人自出生起都要剪断脐带,与母亲切断肉体上的联系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一样,从生活的某个角度来说,只有与父亲,或者充当父亲角色的某种事物切断精神上的“脐带”,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性个体而生活于世,我坚信这一点。

不知道从这个层面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在经过母亲孕育之后,又再次经历了父亲孕育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30年前所经历的那次旅行重新塑造了我,并成为我心灵上迄今为止最为丰盛的滋养品。

冲破令人彷徨的安逸生活

去年春天,就像30年前的那一天一样,我又萌发出了逃去某个地方的想法,但这次却不是因为生活的乏味与无聊,而是因为内心日益增长的危机感在不停地驱使着我。不,不是驱使,而是强迫,于是我决定再次离开。但到底去向何方、如何去还无法确定,只是单纯地想要离开这里。这种“无计划”的状况使我感到恐慌,仿佛是自己把自己逼入了一个一无所知的境地。

于是,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为到底去哪、为什么去而苦恼。忽然有一天,《圣地亚哥之路》浮现在我脑海中。这本书我很久之前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大体知道圣地亚哥之路是数千年来无数信徒的朝圣之路,但我对它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此,相当于白纸一张,但这种如同白纸一般的状态却正合我意。

事先完全了解了一个地方之后再去,会使旅途变得毫无乐趣。一无所知地上路则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我就在这样一个一无所知的状态里选定了上路的时间:正在直播的节目《郑镇洪谈人力》停播之日就是我离开之时。

30年前在我的学生时代,因为还有假期,所以可以说走就走,但现在想脱离现有的生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说各种私人的约定还可以提前请求对方的谅解,或推后或取消的话,那么已经谈好的各种正式合约等,着实成了令我头疼的问题。但是如果一旦因为这些事情而延迟行期,那么十有八九就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所以,为了及早离开,我只能把那些事情一股脑全部中止。

这时,我又再次深切体会到,在生活中,如果各种事情纠结成一团,我们绝对无法好好地享受生活,只有使生活变得简单而纯粹才是幸福的真谛,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我每周发表的专栏——《郑镇洪的软实力》中虽然会记录我的心情,但现在我却更想用它记录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给所谓的“现场专栏”赋予新的体裁定义。原本我不确定旅途中现实的通讯条件是否能够满足我及时传递稿子的需要,但现在我却不再为这件事苦恼,因为无论如何总会有办法解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