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1)

这个世界总是属于那些爱折腾的人,

在不断折腾中我真切地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蓦地想逃去某个地方”。30年前的4月中旬,恰逢大二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那时我还住在首尔的牛耳洞,门前有座山,我常常偷闲去登山。说是去登山,其实并非攀爬到山的最高处,只是在低矮的、仅有我一人的山间小路上徘徊。

尽管那段时间要准备期中考试,却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每天名义上是在家里复习,也只不过是毫无目的地东翻翻西看看,无聊得很,于是我又借故去了趟山里。当我独自漫步在空无一人的山路上时,突然萌生了离开的念头。远远地,长久地离开。

从心选择

为什么不能有这种时刻,这种能够脱离现在单调乏味日子的时刻!自然是因为有不能离去的理由——时值期中考试。当时的我还不是一个有足够的胆量去无视“期中考试”的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还算是个“模范生”。可是一旦萌生离开的念头,我的心里就已经开始孕育了一个去往远方的梦。

在学校,虽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学习,但心中的焦躁之感却愈加强烈。于是,用内心感悟天地,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手指抚摸四海的渴望像潮水般把我淹没。或许是因为怀揣着这个梦,我在山中徘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渐渐由原来的一个小时,延长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而事实上,在两个月后的暑假,我真的踏上了离去的路。

在淅淅沥沥的夏雨中我离开了首尔。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1982年6月29日。旅行的第一站,我去了位于通往京畿道  必经之路上的教会墓地,那里埋葬着我高一时去世的父亲。

跟父亲辞别之后,我在京畿道和江原道各处转了一圈,最后来到了舍北煤矿村。当时所谓的舍北,是一个仍处在“舍北事件”后遗症中、处处充满杀机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一片漆黑,无论是水、空气还是天空,甚至连村民的脸色都是黑的!伴随着无所不在的黑色煤渣,我在那里住了大约一个星期,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仿佛第一次见到了世界的尽头。

离开舍北之后,我途经位于东海岸三陟的汀罗津、蔚珍郡,再次进入内陆,之后穿过丹阳,依次经过宁州、盈德、浦项、蔚山、釜山、巨济、镇州、顺天、木浦、济州,然后又回到木浦……再后来我又一次向着内陆方向进发,翻越了俗离山、德裕山、智異山,来到南原、光州、咸平、边山半岛、群山、广川、安眠岛、瑞山、唐津、温阳、天安,最后回到了首尔,一路上我一直在不停地走啊走啊。

当我再次回到首尔时,早已进入了8月下旬。经过连续50余天艰苦的旅行生活,我感到无论是身体、内心还是灵魂都已经完全脱胎换骨。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