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博古出任中共中央负总责(1)

博古出任中共中央负总责时,年仅24岁,被人笑称为“中共中央的小伙子”!

连博古本人也觉得自己太年轻,资历太浅,难孚众望。王明这么劝导他:“24岁不小了,米夫当莫斯科中山大学副校长还不是24岁?”

听王明这么一说,博古心定了。

博古是绿豆芽式的青年,高而瘦,头发硬,竖立在头顶,而两鬓的头发却被剃掉,所以他的“博古式”发型颇怪,像一顶黑色的法兰西帽压在头顶。博古近视,戴一副圆镜片眼镜,皮肤白皙,文弱书生模样。不过,博古是一位天生的宣传鼓动家,声音响亮,配上大幅度的手势,他的演讲富有煽动力。虽说听得出南方口音,但他的普通话在那个年代算是不错的。

[1] 《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中统内幕》,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 1969年11月,由北京派人到上海监狱,持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康生亲笔签字和时任公安部部长谢富治批准的处决命令,处决了79岁高龄、关押近30年的卢福坦。他之所以此时被处决,据说与他在1968年交代康生曾经变节有关。——编者注 博古是个热情、直率、头脑聪颖的人。

博古是个化名,很多人以为取义于“博古通今”,其实真正的含义却是“上帝”!

博古怎么会是“上帝”呢?那是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按照校方的规定,每个人都要取一个俄文名字。他取名Богунов,音译为“博古诺夫”。回国后,他以“博古”为化名。“Бог”,俄文原意为“上帝”!

博古原名秦邦宪,乳名长林,字则民,1907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城中耆英里(今中市桥巷)23号。他的父亲秦肇煌是清朝秀才,在宣统年间当过浙江温州地方审判庭刑事庭庭长。他是长子。母亲朱氏是续弦。他属“邦”字辈,弟弟叫秦邦礼,妹妹叫秦邦范。

最初,他在无锡的“秦氏公学”就学,14岁时,进入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便开始从事政治活动。他参加了“锡社”,并成为“锡社”苏州支部的负责人。18岁时,博古加入中国国民党。这年5月,正患肺病的他,参加五卅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时,他已是政治活动的活跃分子。

这年7月,他负责编辑《无锡评论》,陆定一也是编辑部的成员。

这年9月,博古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这所大学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本来很不起眼。1922年10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出任校长,改校名为“上海大学”,国共合作办校,大批共产党人在该校执教。1923年4月,中共党员邓中夏出任该校教务长,掌握了实权,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李达、陈望道、施存统、沈雁冰等中共党员担任教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