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1)

《文学回忆录》北京座谈会实录

2013年3月31日

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三楼3101 

孙郁:同学们好,非常高兴大家参加座谈会“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首先介绍前台就座的老师:

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联芬老师,人民大学程光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柠教授,《北京日报》高级编辑李静,浙江大学中文系许志强教授,陈丹青先生,陇菲先生,中国美术学院曹立伟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宇辉老师,《南方周末》编辑记者朱也旷先生,著名学者岳建一先生。

两年前,木心先生去世,国内对他的评论文章开始出现,木心成为被瞩目的文化现象。但是关于木心的文学创作和学术思想,国内高校还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谈—二十七年前,1986年,纽约的华语报《中报》文艺副刊,有过一次“木心散文座谈会”—所以,今天是在国内进行木心文学研讨的第一次。

我们的话题,围绕《文学回忆录》这本书,讨论“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由此可以延伸,汉语的写作,汉语内在潜能的发掘,是不是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木心先生去世后,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个思考。当下中国汉语的写作,确确实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有木心这样的人,用另一种忤逆的思维方式,颠覆流行色,颠覆我们这种道德化和泛意识形态化的话语方式。《文学回忆录》出版不到三个月,发行了十二万册。作为文学史著作,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大家阅读后发现,一个老先生在纽约跟画家们聊天,讲的是西方和中国的文学史,可是他的思维方法,他进入文本的角度,和中国六十年从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所以,它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下我们的文化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是不是也出现了问题?这个座谈会,是一个“神仙会”,没有正襟危坐的发言,随便聊天,同学们也可以插话。下面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几位老师。

首先请陇菲先生说两句。陇菲:久违这样的课。原先在大学也曾经讲过课,但是这种场面,我还是比较激动的。关于木心先生的研究刚刚展开,我的基本观点是这样的:有人说,阅读木心的读者多起来,可能会形成一场文艺复兴,而我以为,它已经是一场微型文艺复兴。这场微型文艺复兴会怎么发展,现在很难说。中国古代有句谚语叫“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那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有个条件,就是要经过空间的和时间的放大,用当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来说: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也许有两周后会在得克萨斯州掀起一场风暴。这是将微小的加以放大,而放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要经过时间和空间的放大,所以我对这场微型文艺复兴的前景是看好的。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