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与王韬(1)

王韬(一八二八至一八九七)是清末的新派知识分子,不但国学基础深厚,也熟知外国事务。他曾在上海参与《新约全书》的译文校订工作,也曾到香港帮助理雅各翻译了七部中国经籍。不过,他虽然与教会来往,为教会机构工作,在传教士刊物《万国公报》上写稿,却很少提到自己的基督徒身份。

王韬在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到香港,此时距英国人初建殖民地才二十年。他在日记里写下亲身见闻,读来十分有趣。因为他是基督徒,又与英国人一道工作,较少排外的民族情绪,所写多为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很少涉及“民族大义”。

那时还没有飞机,他当然是乘船到香港的,时为公元一八六二年十月十一日。他一到香港,“即雇夫携行李至中环英华书院,见理雅各先生”。由以后几天的日记可知,理雅各牧师虽然来华已二十多年,却只会讲粤语,在教堂讲道也用粤语。对本地信徒来说,当然方便,对王韬而言,就麻烦了,“理君仅解粤音,与余不能通一语”,还得有人翻译才行。言语不通,可算是王韬的第一个深刻印象。

王韬抵港的第三天下午,有朋友来帮忙安顿,随即“同往小楼啜茗,几案间多设饼饵,亦可食”。以后几天,他便时常“出街啜茗”,显然是对广式饮茶发生了兴趣。到港第六天,他上街找朋友,却迷了路,“试食鱼生粥,味甚佳”。是一大发现,此后就经常“往茶寮食鱼生”了。

然而,王韬对香港的生活起居,显然不太习惯。虽然有广式饮茶,有鱼生粥吃,仍是有流落他乡之感。他住了半个多月之后,给上海的朋友写信抱怨,口吐苦水:“乃抵粤港,风土瘠恶,人民椎鲁,语音侏,不能悉辨。自怜问讯无从,几致进退失据。……所供饮食,尤难下箸。饭皆成颗,坚粒哽喉,鱼尚留鳞,锐芒螫舌。肉初沸以出汤,腥闻扑鼻,蔬旋漉而入馔,生色刺眸。既臭味之差池,亦酸咸之异嗜。”

总之,广东菜吃不惯。鱼生粥虽好,也不能顿顿都吃。还是上海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