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聚餐(1)

畅爽体验,聚牛

聚会的形式到底有多少种?班会、年会、同学会、老乡会、生日会……求婚要聚,结婚要聚,满月酒过百天也要聚,没理由的小聚,有组织的大聚……各种有的没的节日、纪念日加起来,我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光,不是在聚会,就是在去聚会的路上。对于聚会地点的终极总结就两条:在家吃或者在外面吃!

只要是聚会就少不了食物,似乎吃才是过这个节的真正意义。没人教我们必须这样做,但是大概是我们从小就埋下了期盼圆满的种子,在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全家团聚的热闹和一桌子喷香的饭菜。这些记忆一直存在于我们记忆的角落里,暗自影响着我们多年来聚会的习惯,只有半小时聊天时间也要喝点东西,包场看个电影必须有爆米花,去唱KTV也得摆个果盘。好吃的食物能填满说话间的缝隙,让彼此的情感升温如同那锅热汤;好吃的食物能化解一切平日的劳顿,满脑子想到的都是欢乐的事情,谁还管它什么升职加薪的烦恼!这也许是我们躲避生活压力的小小叛逃。因为在你最熟悉的人面前,我们不需要伪装,在你最喜爱的食物面前,你也能笑得像个孩子一般。

小时候,一起放鞭炮的小朋友不管认不认识,都成为伙伴。桌子盘子都是圆的,不管盛放什么菜,同桌吃饭的就是自己人。所以想想那些抱怨自己的男女朋友过分好客,太喜欢热闹聚餐的人,其实也许你的另一半只是太专注于精神的暂时放空。

爱聚会的人呦,都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人,性格也从来不藏着掖着,他们可能喜欢一呼百应的感觉,但是他们也从不勉强。他们有时也许会耍点人畜无害的小脾气,让你知道其实你在他心里有多重要。

在我们一边抱怨现在离开手机十分钟就会死的时候,不如拿起电话,拨给三五好友,约他们与你小聚怡情,大家吃吃喝喝顺便畅快地交谈,这恐怕是人生第五大幸事了吧!

旧壶新酒 京范儿局气

五代羊倌

以前在我家附近有个小馆儿,地方不大,条案和官帽椅永远擦得泛光,小铜壶里四季不重样的甜汤。菜单上菜色不多,但时不时就有新东西可以尝,处处透着老北京人的讲究。下班晚了没地方吃饭,我就去点一份辣爆仔鸡,配个烤肉丁馒头,吃得特舒服。我一直把它当成自家食堂,老板把我当朋友,我叫他韩哥。后来房租到期,小店就关了,吃惯了的食堂就这么没了,我伤心了好一阵子。

两年后,突然听说韩哥开了新买卖,离我家还不远,我第一时间就跑去探路。一进门,发现当年胡同里的小馆如今变成了气派的四合院,地方大了不少,而那些桌子板凳还是干净整洁,有种低调的亲切感。它的堂屋、大包间很像之前贝勒或者格格的府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北京人对院子的怀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