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大业者,必立根本(3)

话说哈达部被消灭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暂时停止了统一女真各部战争的步伐,转而开始从事内部的建设,以期巩固建州女真内部的统一。

第一项措施就是创立满洲文字。

金灭亡后,通晓女真文的人越来越少,到明朝中期已逐渐失传。到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这个时代,女真人已经没有了文字——他们成为了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兴起后,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来往公文,由一个名叫龚正陆的汉人用汉文书写;在向女真人发布军令、政令时,则用蒙古文。无论是汉文还是蒙古文,对于一般女真人来说,他们是既看不懂,又听不懂。

1599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创制满文,这就是无圈点满文(老满文)。爱新觉罗.皇太极时改进成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和10个特定字母。满语文成为清朝官方语言和文字。

当时,东北亚满—通古斯语族的各民族,除满洲外都没有文字。满文记录下东北亚地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资料,并成为满汉、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努尔哈赤主持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和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二项措施就是创立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起源于女真人的牛录制。早先,女真人在出兵或狩猎的时候,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10人为一牛录,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这就是女真人的牛录制。

1601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黄、红、白、蓝四旗,每旗7500人。分别打黄旗、红旗、白旗、蓝旗。1615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又将四旗扩大为八旗。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以黄、红、白、蓝冠以“镶”。

新增四旗的旗子,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共有8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后来又逐渐增设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打胜八旗”,统称八旗,而实际是32旗。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八旗制度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