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社会民主:伯恩斯坦与克罗斯兰(1)

伯恩斯坦的重要性

伯恩斯坦对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犹如穆勒对边沁的批判,是一种由古典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路发出的批判。伯恩斯坦当过恩格斯的文书,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重要人物:是他们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他的《进化的社会主义》在1900年对当时马克思主义正统的批判,比乍看之下更为激进。例如伯恩斯坦说,在德国,以钢板、电力、化学及造船业为基础的“新”工业革命正在进入一个时代,这时代使思想,尤其资产阶级思想,摆脱其经济基础。这听来像无甚高论的进步主义——说资产阶级已变得聪明一点,宽容一点。其实不只如此,因为古典马克思主义无法解释何以有此发展。依照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转变成历史唯物论的历史理论,各个历史阶段,通过在该阶段居于主导的意识形态,都自成一个完尽阶段,一个这样发展下来的世界不可能出现任何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的“伪意识”说认定资产阶级不可能作超越其时代的思考,更不可能超越到一个社会共和国(伯恩斯坦承认社会共和国是未来很久的事)。它要求并预期资产阶级在国会中与一个未来的社会主义多数妥协,而这个社会主义多数是会利用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机制来重新分配财产的,这等于要求资产阶级在革命发生之前改变其本质——而依照古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资产阶级是永远不可能这么做的——革命才能从旧秩序的废墟上将无产阶级普遍化,而变化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伯恩斯坦之意似乎是,不用革命,资产阶级就能变化它自己,这是古典马克思主义会认为不可能之事。

此外,依照古典马克思主义,阶级战争应该随资本主义之发展而越演越烈,而这对临近末日的资产阶级将有重大影响。资产阶级并非直接从事阶级战争,而是透过国家为代理人。因此,在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资产阶级国家看起来可能越加强化,至少变得益发卑劣,无产阶级就是要消灭这种最后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将这阶级国家变成无产阶级自己的代理人,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伯恩斯坦的见解与此非常不一样,他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会逐渐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甚至可能“萎谢”,不必先变成“无产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国家,等无产阶级完成将它自己普遍化成它自身就是人类的历史任务之后,再逐渐结束。伯恩斯坦做了一种大大的本末调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剩余价值与垄断倾向的理论经过伯恩斯坦之后,有多少还能存活,也成问题。说现代经济中的剩余价值总是不断增加,听来可能平淡无奇,但伯恩斯坦没有由此推出所以资本累积比率也在增加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结论。他的结论反而是,整个“社会”剩余价值正在以工资的形式被重新分配。这结论不但打破必然贫穷化的理论,并且严重破坏马克思主义将劳动作为商品,说这商品永远将会以与生产成本相当或相近的价格出售的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如果多到资本家开始让工人分享,则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还有什么用场,令人怀疑。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摆脱其本身的劳动价值理论,进入效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即价格理论的别名。也许这变化来得晚了些,害马克思来不及对付,不然马克思主义很可能又将政治经济学从这个价值范畴深入到另一个价值范畴,宣告一次胜利。《资本论》毕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实际运作方式的批判,所以,对资产阶级价值理论新出现的价值范畴加以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应该是可能的。伯恩斯坦的做法却是带进资产阶级的效用价值理论,而视马克思主义为已完尽的阶段真理。这么做之后,他就能认为非劳动者是价值的创造者,因为任何促成最终价格的人都成为创造价值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