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篇 大节(5)

3.16子曰:“礼失则昏,名失则愆。失志为昏,失所为愆。”

【译文】孔子说:“礼仪丧失就会昏乱,名分丧失就会产生过失。丧失了意志就会昏乱,失去所宜就会出现过错。”

【感悟】内外兼修,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外在方面,礼仪和名分同等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内在方面,既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还要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

3.17子曰:“劳能定国,功加于民。大臣死难,虽食之公庙,可也。”

【译文】孔子说:“有安定国家的功劳,也有恩惠普通老百姓的功劳。这样的大臣去世了,即使是食享于诸侯的国庙,也是可以的。”

【感悟】什么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这个道理。生,有功于社稷;死,受到后人的纪念。

3.18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译文】孔子说:“周公可伟大啦!身份高贵而更加谦恭,家里富裕而更加节俭,战胜敌人而更加警惕。”

【感悟】周公是历史上最好的“二把手”,他能够获得尊贵的地位,是与其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臣子气节分不开的。人最难做到的,就是有了崇高的荣誉之后却还能继续保持谦逊。

3.19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卫。”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围,何必持剑乎?”子路曰:“由也请摄齐以事先生矣。”

【译文】子路手持宝剑,孔子问他:“仲由,你打算怎样用这东西呢?”子路说:“对我友好的人,我一定友好地对待他;对我不友好的,我用它来自卫。”孔子说:“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来防身,虽不出窄小的屋子,却能闻名于千里之外。对不善的人,用忠信来感化他;对暴乱侵扰的人,用仁义来使其安定。这样,又何须使用武力呢?”子路说:“我愿从今以后,至诚地向您求教啊!”

【感悟】剑,可用来防身,也可用来自杀。子路的问题是将剑的作用看得太大,忽视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良好的修养,如同铸剑于无形,不需亮剑则强敌退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