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被基督教徒国王统治,但伊斯兰教徒在西西里却没有受到冷遇,相反受到了重用。他们不用因为自己是居住在基督教世界的伊斯兰教徒而缴纳特别税。就连在王宫工作的官员中,也有不少人一到每天5次的礼拜时间,就把屁股对着国王开始祈祷。
这样一来,就连北非的伊斯兰教徒也找不到认定他们是“具有错误信仰的人”而大打圣战的大义了。
由于这样的原因,起初是诺曼人的国王们,接着是通过与诺曼人公主联姻而开始的德意志霍亨斯陶芬王朝,他们在西西里的统治延绵了200年。这期间,这里再也没有成为圣战的战场。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者还身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样在地中海中央的西西里和对岸的北非,以保卫基督教徒免遭伊斯兰攻击为职责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要敌视的伊斯兰教徒之间,建立了共存共荣的关系,尽管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开创这一切的正是罗杰一世。
诺曼人国王罗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居住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以外地方的基督教徒陷入困境,尽管具有同样的信仰,他也不会立即拿起宝剑前去参战。连逃到罗马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的教皇求救,他也没有理睬。
这位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因为刚愎自用,滥用教皇权力,并不受好评。所谓“卡诺莎之行”(l'umiliazione di Canossa)是教皇与皇帝抗争的象征性事件,震撼了中世纪的欧洲。其中一方的主人公就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教皇开除了反对自己的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开除教籍是对待世俗君主的强有力武器,它的力量在于身为基督教徒的家臣没有义务再追随被开除教籍的君主。
陷入困境的亨利在大雪满地的卡诺莎城外站了三天三夜,终于请教皇取消了开除教籍的处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在历史教科书中被描写成一个最大限度发挥了教皇权力的人,被列入了圣人之列。然而,他的人生却并不顺利。亨利刚被取消开除教籍的处分就立即转为攻势,把教皇逼得十分窘迫。为了不落入皇帝手下的德意志士兵之手,教皇逃到了圣天使城堡。尽管身在远离抗争的西西里,罗杰对这些情况也许知道得一清二楚。
信仰相同宗教的人们之间内讧不绝,这不仅是伊斯兰教徒的拿手好戏,也是基督教徒的拿手好戏。我想,在内讧普遍的时代,仅仅是实现了异教徒之间的共生共存,就值得特书一笔。
不过,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不光是没有理睬教皇的请求,连对帮助他进攻巴勒莫的比萨也没有给予回报,可见他遵守互不侵犯条约的态度是彻底的。但是,由比萨人自行解决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他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