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是不知审时度势,不会避让危险,逞一时之勇,意气用事。这种例子就太多了,每个人身边恐怕都有这样的事。就比如在公共汽车上,或者地铁上,有的女孩子跟壮汉吵架,吵来吵去就动起手来,结果被打了几下,验伤呢,又构不成大的伤害,皮肤没破损,内脏也没打坏,但是确实被打了呀,也确实疼啊,打还过去又不可能,起诉他也不现实,找警察来也顶多是给你道个歉了事。这就得不偿失了,在己方明显处于劣势时,尽量避免冲突,这才是保全自己的办法。但有的人说我咽不下这口气,孔子孟子不也说人要活得有气节有尊严吗?明明是我对啊,他踩了我的脚啊,他碰了我的头啊,他挤了我啊,为什么我不能争辩呢?明知要被打死也不肯屈服的人很多啊,像我们前面说的田横,封王也不做,也要死。但那是什么问题啊?是关乎更多人的生死,是大义,是原则性问题。如果为了捍卫大义而以弱抗强,我们还要击掌叫好呢,怎么会去阻拦呢。所以你要看看你为了什么事啊,如果就为了踩一脚碰一下,结果被打了几下,生好几天气,或者更糟,被打得头破血流,甚至搭上了自己的生命,这多么不值得啊。
以上三种死法,叫“死于非命”。《资治通鉴》上评价郭子仪用了这样几句话:“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侈而人不非之。”郭子仪这么大的功劳,这么高的地位,皇帝不怀疑他,别人不嫉妒他,他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别人不责怪他,不觉得过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曾经有一个官员到他家来,他让婢女都躲起来,因为这个官容貌丑陋,气量还很小,睚眦必报。郭子仪怕婢女见到他的长相笑话他,这样他就会生出憎恨之心,以后在朝堂上伺机报复。按理说,郭子仪是处于有利位置的,他官比对方大,比对方更受皇帝器重,比对方更富有,但即便在有利的环境中,也时时注意避害,这样谨慎地行事才能在封建统治者眼皮子底下活到85岁,而且过的是福寿双全的快活日子。能说这样一个威名赫赫的武将就没脾气没气节没尊严吗?他能忍人,能让人,能避人,这就是他长寿的根本。
现在再回过头说,为什么仁德就会长寿呢?此处孔子说的疾病而死,服刑而死,争战而死,都与道德有关系。
能够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有道德有修养就不会伤害别人,不会做僭越的事,这样就不会招来横祸,即使有人得罪了我们,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也不会恶言相向,会用更洞明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会有莽夫之行,所以不会横死。生了病我们还可以治疗,有转还的时间,一旦遇到人祸,可是危险立至,人祸更甚于天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