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说:先学做人再学养生(3)

荀子继承了孔孟思想,主张以“礼”来修身养性,就是要扶弱抑强,调之使平。荀子认为修身养性必须遵礼守法。凡是动用血气、意志、思虑,都要遵循礼道,这样才能平正通达。不遵守礼道,就会导致混乱。遵礼守法是治气养生、修身自强的基础。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一篇《养生》,主张“少学而至老不倦”,认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对健康长寿有利,颜之推还列举了圣贤做榜样,认为积极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健康。他说:“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

可见,儒家的养生是积极的,是昂扬的,是自强不息式的斗志,争的就是这一口气。

下面来比较一下佛家的养生观。佛家讲究的是心,强调以心养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修养。什么是心?佛家讲的心是慈悲心、菩提心、虚空心。从修炼角度说,心属于思维的、精神修养的层面,是佛家养生的特长。古人锻炼身体时,不光是活动肢体,还要加入精神修炼,告诉你在做每个动作时需要调整到怎样的精神状态。但现在我们似乎过于注重有形的养生,而忽视了无形的神,比如针灸按摩,我们希望直接找到个地方,按下去揉一揉就能有奇效,包治百病。

有一定佛学修养的人是能够控制七情六欲的,随缘而不攀缘,也就不会产生过于强烈的喜怒哀乐。过于强烈的情绪都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气血不调,会引发五脏受损,从而患上疾病。孙中山曾说,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弥补法律的不足。法律只能制裁已经以身试法的人,佛学却能防患于未然,教化人的心灵,使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极向善。佛教善于分析人的烦恼产生的根源,使人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比如人生八苦,比如贪嗔痴三毒,都让人看清活在世上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自己的内心,从而对症治疗。

修习佛学的人,内心是祥和的,即使有烦恼,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表现在脸上,就能让整个人呈现出宁静祥和之态。修习佛学也会让人内心强大起来,仿佛有了最强有力的靠山,那个靠山就是佛,心不静的时候,念诵佛号或佛经,能让人逐渐平静下来,常常诵读佛经,内心的力量逐渐积累,就会比其他人更为坚强。有人说,我即使不修习佛学,也是善良的,但是普通人的善良往往只针对自己关心的人,或是自己的小圈子,而佛教的慈悲,是对世上众生的慈悲,是大善,这个差别就很大。只针对一小拨人做好事,当然也会有福报,但是那个福报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将芸芸众生都看成自己的至亲好友,都善待他们,这个福报将会是很大的。长期积累下来的福报就会体现在你的事业、家庭、交际圈中,那自然做什么也都会顺风顺水,那时人的烦恼就自然会减少许多,还会有抑郁症等心病吗?

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就是精、气、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儒释道养生都讲精气神,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儒家偏重养气,但不是说只养气,而是说儒家从养气入手来养精气神。同理,道家是从养精入手来养精气神,佛家则从养神入手。儒家的以德养生更偏重气的修养,但一样也有精神的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与其他养生大道并不相悖。中国人讲究养心养德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指的就是人的精气神,像儒家说的浩然之气就是德的一种体现。精是生命基础,气是生命能量,神是生命主宰。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途径,养神是关键。精气神是我一再强调的养生法宝,我的书中,我的课程中都曾反复提及。有的人不理解也不喜欢,认为它太虚,不好掌握。精气神的养生是没有营养学、按摩学等方法那么直观,那么富于操作性,但是它是中华养生的不二精髓,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其实关于精气神的养生也并不难掌握,儒释道的养生法就是它的完美体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