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发现和保护孩子对文化的激情(12)

第二,孩子目前的状况已经落后于同学,父母要接纳这个现实,调整好心态,像孟爸那样来对待孩子暂时的落后,有这样的心态,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才会心平气和,才能够有耐心等待孩子的进步。

第三,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如果孩子在学校上了一整天的课,晚上回来妈妈继续教孩子认字,会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让孩子更害怕学习。只要孩子认真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可以自由玩耍,这样,孩子才会为了获得自由玩耍的机会而认真完成作业,如果没有这点利益,孩子就不愿意认真完成作业了。

第四,对孩子放任不管的方式肯定是错误的,孩子在这样的处境中,非常希望获得父母的帮助,如果父母放弃,孩子也就自弃了。

第五,文化敏感期被成人破坏,都会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类似的表现,当文化敏感期过去后,要想唤起孩子发自生命内部对文化的激情,出现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是非常困难的。文化敏感期被保护得好的孩子,对文化渴求的欲望就被保护了下来,这些孩子进入小学后,自然会有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学习兴趣。

成人对孩子文化敏感期的破坏表现为:

①如果成人在孩子文化敏感期来临前或已经进入文化敏感期后,强行要求孩子学会超越当下认知能力的文化知识,比如,逼迫3~4岁的孩子背大量的英语单词、威逼利诱孩子读写大量的文字。2012年,我听家里的一位亲戚说,她所生活的城市里,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需要考试英语,英语级别越高,孩子进入好的小学的机会就越大,所以,她非常焦虑尚在幼儿园的女儿,将来能否进入一个好的小学,于是,她也加入了给4岁女儿补习英语的大军,每天逼着孩子背单词。

②功利地限制孩子对文化的兴趣,比如孩子对书法感兴趣,但父母认为书法对孩子的升学没有用处,从而打压孩子对书法的热爱。

③不满足孩子对文化的需要。一些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照搬照抄西方一百年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限制孩子对世界的探索,规定哪些文化范围是可以让孩子探究的,哪些文化知识不可以让孩子探究,比如,当孩子对人体骨骼感兴趣,想探究人体的结构,却被父母和老师阻止。

成人这样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文化敏感期,孩子对文化知识出现畏难和排斥心理,不再对文化表现出来自生命内部的强烈兴趣。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