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工作对根儿内在发展的帮助(6)

缺乏工作带来的后遗症

在我接触到的大量家庭中,父母不懂得孩子的工作(动手)对孩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里没有孩子的工作区,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工作材料,孩子因为工作弄脏了房间还会被家人训斥等。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大多数幼儿园秉承着旧的传统教养模式,每天给孩子安排文化学习,孩子依然得不到足够的工作。由此,孩子在6岁前需要通过工作而获得发展的专注力、创造力、手眼协调能力、手臂和掌指活动协调能力、指尖小肌肉活动协调能力等,都没有得到充分训练,进入小学后,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因工作不足而引起的后遗症。最常见的后遗症就是上课做小动作,撕扯衣服角、不停地玩笔或其他物品、不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不能够持续完成作业、上课坐不住等。曾经,孟爸告诉我,他小时候买不起玩具,从幼儿到童年都是自己做玩具,他做过的玩具有陀螺、竹子枪、木头枪、铁环、木轮车、铁轮车等,所以,孟爸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很好。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我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他上课爱说话,小动作多,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站起来,还去摸其他小朋友的头,不爱写作业,老师讲课也不听,这些毛病从上幼儿园就有了。我和老师经常给他讲道理,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可就是不改。老师建议孩子要回家静心,我建议老师如果孩子上课调皮就直接让他去操场跑几圈,现在,我们给他设个反思角,在规定时间内反思,再问他错在哪里,可是他每天还是照常,没有什么效果,老师总说孩子聪明就是毛病太多,我该怎么办呢?”

如果当初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有丰富的工作区供他们自由选择,这个孩子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他将在这样的工作中发展出专注力、意志力和创造力,他能够静心做一件事情,身体的能量也有了一个正常宣泄的渠道,手也在工作中“动够了”。在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我们用6年的时间让孩子的专注力、意志力和创造力得到保护和发展,然后,再将他们送入小学学习,他们就能够在课堂里正常听课,不再有频繁的小动作,能够有意志力坚持完成作业,能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

现在,孩子尚未建构好这一切,就被送入小学学习,导致他不断地被说教和惩罚,孩子需要的帮助是为他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他喜欢动手做的事情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他能够安静地把一件工作完成,在其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孩子学习遵守群体规则。这些本该在孩子6岁前能够顺其自然完成的发展,现在要重新补救,当然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代价。

为什么孩子要在6岁后上学,这是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确定的,6岁前的孩子需要完成内在发展,为6岁后更好地完成学业奠定生理和心理基础。现在,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给予他的帮助只有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没有任何帮助,给孩子带来的只有自卑,以致形成低自尊人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