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工作对根儿内在发展的帮助(5)

在养育孩子时,我们满足孩子工作带来的内在发展,给予孩子一定时间限制去看电视,为孩子的阅读提供时间和空间,带孩子旅游,等等。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的生活和愿望达成一个平衡,同时给孩子带来全方位的能力发展。

工作建构起了孩子的意志力

朋友的孩子上初三,面临中考,成绩却一路下滑,父母历数了孩子的问题:“做作业不认真,考试粗心,作业中的错误反复犯,老师和父母都认为他不认真,他还要狡辩!”孩子却觉得自己很冤枉:“我是很认真地做了作业的呀,考试为什么会反复犯同一个错误,我怎么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获得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本能,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让父母和老师满意,但是,当孩子的人格建构出现了缺失,就会面临着没有心力来支撑自己做好,表现为心力(意志力)缺乏。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好作业,但他们就是没有心力去克服学业的困难;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父母,他们明知应该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缺乏心力意味着:我们想做到最好,也能够做到最好,但是内心没有力量来支撑。

每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都需要意志力,人类的意志力是从幼儿阶段的工作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幼儿无限热爱工作,他们不知疲倦地搭建积木、修建沙堡、做厨艺、拼装四驱车……在享受着精神愉悦的玩耍中,坚持达成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意志力建构的初级过程。这是上天给孩子安排好的发展“程序”,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玩耍”,却是为孩子将来认真完成作业、认真考试、认真做成一件事情打下的意志力基础。

趋利避害是人类进化保留下来的生存法则,人类的天性就是“贪图享受”,工作能够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内心满足时,孩子就会不遗余力地贪图这样的精神享受,于是,便有了孩子的“坚持做到底”,这种“坚持”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志力。在孩子心智没有成熟之前,要想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就要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喜欢是持久的基础,无论在旁人看来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复杂、困难,对于喜欢这件事情的孩子来说,困难是挑战,会给他带来满足感,复杂是展现自己智慧的机会,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望……这个过程让孩子享受到了人类的高级精神愉悦——发现自己!这样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孩子意志力炼成的根本元素。

我们错误地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就要让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用以锻炼孩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样来对待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是违背了人性发展规律的,也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目前,更多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被成人违背自然规律地教育着,孩子们缺乏工作材料和机会,错过了工作带来的内在发展契机,他们被安排写字、背书、做算数题、背英语单词,而我们却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孩子们生活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将来,悬挂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空中,他们的意志力就这样被成人的浮躁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缺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