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书法家南鹤溪认为:“化”字从单立人部首,单立人是人站立着的形状,偏旁的“匕”字是人倒过来的形象,表示人死后倒下的样子。也就是说,“化”是表示人的生与死,即变化的样子。我们舍弃旧的观念,采用新的观念,这种“变化”才是“化”的本质。
此为一解。“化”字在篆书中确实写成一正一反两个人形,但也有一种解释是一个人头忽上忽下地翻筋斗,亦有变化之意。
“化”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化”字,教化之行。
“化”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至少有十个意思:一、变化;二、感化;三、熔化,融化;四、消化,消除;五、烧化;六、僧道之死;七、化学的简称;八、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九、僧道向人求布施,如“募化”、“化缘”等。另外“化”读阴平声时,同“花”,如“花钱”、“花工夫”、“叫花子”等,都可用“化”替代。
“化”字更有“造化”、“大化”之大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即“文化”的缘起和渊源。
“化”字的“感化”、“开化”之义,被古代的中原统治者广泛甚而泛滥地使用。那会儿,中原心态认为唯京畿地区周边是文明开化之地,而其四野均为化外之地,统称为蛮夷,南边曰南蛮,北边曰北狄,西边曰西戎,东边曰东夷。此实乃一种文化、地域的歧视和偏见,说明古代君臣地理和物理学得不好。按照此逻辑,化外之人就要教化开蒙,故迄今为止我们仍能看到地名上的痕迹,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地区多有“化”字地名,如绥化、从化、隆化、沾化、清化、宁化、辽化、通化等等,新中国成立后,“迪化”改成了乌鲁木齐。
“化”字让人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既有消失、消解的意思,又有合成的意思,还有变化的意思。过去说溺爱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化”字亦可延伸为“化身”,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陆游有诗云:“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由于“化”字有如此丰富的含义,因此“化学”一词就借用了,还有“化合”、“化生”、“化验”、“化学方程式”等等。我们通常说的化学变化是指细腻的、肉眼看不见的、更奇妙的,而物理变化、地质变化则是动静大一些的。
岑参诗云:“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化是教化。龚自珍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是变化。宋人叶梦得《临江仙》词云:“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化是大自然。
“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管子云。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人刘琨曰。事物总在起变化,总在不停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