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读音。读yù,有三个意思:一、生育;二、养活;三、教育。读yō,是象声词,“杭育”,指重体力劳动(大多是集体劳动)时呼喊的声音,如抬大木时,喊“杭育杭育”。鲁迅先生所谓文艺产生于“杭育杭育派”,浙江有个作家名曰“李杭育”,大约得名于此。

“育”字原初的意思,是指生孩子。

“孕”字的篆字像一个女人腹中怀着孩子,而“育”字的篆字则像孩子顺利出生的样子,顺生是新生儿的头冲下,是“育”字的上半部分,而下半部分的“月”字则是“肉”字的简省,有学者认为是新生儿携出的胎盘,也是“育”字的读音。

《说文解字》对“育”字的解释是:“育,养子使作善也,从肉声。”另外还特别标出“毓、育,或从每”,亦即,“育”和“毓”同义。“毓”的左旁“每”是一个标出双乳的女人,而右旁则是孩子出生头冲下,右下部分则表示流出的血水。“钟灵毓秀”,“毓”字在今天仍是生育之意的书面语,另外用作姓氏。

另外,《说文解字》亦认为“育”字上半部分有娩出不顺乃至逆生不孝子之意,略感牵强,按下不表。

生育、养育、教育、培育,是“育”字最常见的用法。《孟子?尽心上》中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亦是人生之大乐事之一。柳宗元《行路难》诗云:“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亦在养育培植之功。苏轼的《荐朱长文札子》中说“博求人才,广育士类”。人才需要土壤,大木需要气候。上天化育天下,父母养育子女,都是好生之大德。

民间多有“育种”、“育苗”、“育雏”之说,充满了农耕渔牧文化的田园气息。现在的一些酒席上,某某人推说不能喝酒,通常理由大抵有身体不适、酒驾入刑等等,但近年也有年轻人说自己正在“封山育林”,搞“希望工程”,不沾烟酒。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优生优育精神,此事往大处说利民利国利未来。

“育”字近世常用。上海育婴堂、延安保育院、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研究所??“育”字总不离和生育、养育、教育有关的事情。

《周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得于化育、培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