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人类行为

2006年,“网民”成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祝贺!你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2006年年度人物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时代》周刊的解释是,“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对个人的关注,无疑很重要。

令人感兴趣的是,“乌合之众”遇到了互联网,会产生何种化学反应?无疑,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这是个具有前瞻性的问题。

探究人类行为

当今世界,互联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网络正在脱离以内容为核心的构建方式,转而以人为核心进行彻底重构。这种转变源于技术变革、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但从根本上是为了适应、满足人的社交本性。从本质上说,人都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

社交网络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个便捷、真实的平台。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其本质就是人,就是朋友,就是关系。关系、互动、信息、服务都在以社交网络为基础重新组织。

现在Facebook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已有12亿人在上面建立了1 000亿个联系,每日活跃用户超过7.5亿。Facebook更建立了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平台广告、平台店铺、支付系统、虚拟/实体商品销售、团购优惠、第三方网站社交插件等。

Facebook的成功在于将人们线下的真实社交生活搬到了线上。Facebook通过帮助人们相互联系、分享观点,改变了传统互联网中信息自上而下的基础架构,让人们来决定信息内容,重塑了信息的传播和消费方式。过去,新闻机构帮人们进行信息筛选,替所有人决定什么信息值得放在报纸、电视和杂志上,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信息单向传播的模式。人们从信息的接受者变成信息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人们呼唤世界真实信息的心理和诉求得到了满足。

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真实的社交关系数据也为人们探求自身行为提供了可能。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认为,“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预言的梦想,即如果我们能知道将来我们会遭遇什么,我们就能据此调整我们的策略并从中获利。但一旦涉及人类行为,预测就会变得不可能。”社交网络的兴起开始挑战这一观念。

尽管社交网络在预测人类行为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社交网络正逐渐趋近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历史机遇——提供了关于数亿人的而不是少数人的行为数据。

过去几年间,这些数据使得大批科学家在强大计算机和新技术的支持下,得以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深意。同样,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受制于规律、模型以及原理法则,而且它们的可重现性和可预测性与自然科学不相上下(据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巴拉巴西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