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陈梦家

这个题目对于一篇专栏来说其实太大了。

陈梦家何许人?陈梦家生于1911年,是现代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新月派主要诗人。他对青铜器的研究至今仍是业界重要的成果,他对古文字的研究,让他明白文字的形成及发展规律,不可强制胡来,因此他一直反对自上而下的汉字简化运动。但学者的良心和坚守在当时必然会招来厄运,他在迫害之下,于1966年自缢,年仅55岁。

他的妻子赵萝蕤也是优秀的学者、著名的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丈夫的自杀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一度精神分裂。之后几十年,她克服疾病,翻译了许多经典,我们现在读到的《荒原》、《草叶集》等著作,都是她精心译注的。她于1998年病逝,享年86岁。

这一对优秀的学人夫妇,经历了中国动荡的几十年,在不断的打击中,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普通人很难知晓这一切。我开始对他们有所了解并逐渐感兴趣,是因为一位中文名字叫何伟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

近两年,何伟有两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大热起来——《寻路中国》和《江城》。这两本书都是以美国人的视角,写中国的一座城市、一个乡村或者更广阔的变化。因为特殊的视角、细致敏锐的体验,这两本书十分热门。但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部更优秀的作品未能引进大陆市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本更加成熟的作品,线索纷繁,呈现出复杂丰富的中国现实。一位离开家乡的四川学生、一位想去美国的新疆商人、一位保卫家园的北京老人……何伟非常擅长讲故事,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人和事,何伟一件件生动有趣地讲出来,忽然,读者就会发现,这些线头因缘际会,交织到另一件事情上面,何伟在寻找陈梦家。就如这本书呈现出的复杂现状,何伟在一次采访中,知道了甲骨文专家陈梦家,但所能得到的介绍十分有限,他便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人物、线索,一步一步揭开陈梦家生前的种种际遇,追寻他为什么被整、为什么自杀、如何自杀,那些剽窃了他的成果的人现在的情况,直接和间接导致他死亡的人后来的命运。

这一切就像一部精彩的侦探大片,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最终汇聚到一个目标。一条条线索展现的不止是一两位优秀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让你摸到了中国文化与现实的经脉。

这本书,让我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何伟讲到有一位在美的学者是陈梦家夫妇的朋友,他们取得了联系。我这才知道了翻译家巫宁坤,之后按图索骥,找到了巫宁坤的自传《一滴泪》,在这本书中,我也找到了巫宁坤对陈梦家夫妇的描述。之后又阅读了一些与那些年代相关的书,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这对夫妇的足迹,比如《我们仨》。

读完《甲骨文》之后,我也像何伟一样,开始了对他们的追踪探寻。只不过,何伟是从现实的人和事当中追寻,而我是从一本又一本的书里。虽然道路不同,寻找的过程不同,但追寻到的一些真相是相同的。这是何伟带给我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