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与危机管理:一对基本矛盾(1)

 

急事压倒大事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诸多高官都希望,创建一个规范的政策形成机构,最大限度地避免领导者个性和偏好的恶劣影响(如罗斯福总统),同时最大限度地进行理性的战略设计和规划。按常理,制定国家安全战略,规划发展和综合运用各种国家安全力量,属于总统的责任,作为最高幕僚机构,国安会办公厅应协助总统开展这些活动。然而,在表面上,国安会办公厅依法起草国家安全战略,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定期制定和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来,这个报告以及这项活动并未发挥实质性作用。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这些报告仅罗列出美国要达成的战略目标,而这些目标是否合理和可行,是否有配套的政策设计和资源保障,则基本没有触及。近年来,美国战略界有识之士认为美国政府高层已经失去了进行严肃的长远战略规划的能力,“日光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唯一的大战略规划,纷纷呼吁最高决策层恢复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做法。

斯考克罗夫特提出:“我一直以为,作为总统的机构,国安会应拥有长远规划职能。我试过两次,都没成功。或者没人有精力做这个事,或者因急着去灭火搁置了这个事。” 他认为,美国没能制定长远国家安全战略规划,“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员的普遍无能。我在国防部时,参与制订了长远计划。那时,我们就做得不太好。后来在(老)布什政府,我特意组建了一支团队来制订长远计划,效果还是不好。长远计划是我参政生涯中最让我沮丧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仍然在苦苦地寻找答案。寻求如何把深思熟虑的计划和每天的运作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方法。每次有人提出什么长期计划方案,大家会说很好,这个计划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与平时发生的危机没有什么关系。”斯考克罗夫特的这个说法表明,繁重的日常工作和危机处理是长远战略规划的重要障碍。他指出,国安会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总是疲劳过度,他本人就因睡眠不足而经常在重要会议上打瞌睡。

无论现实的危机处理有多么重要,都不能抵消长远战略规划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发生复杂、迅速和不可预期变化的时代里,放弃规划就等于放弃了主动,放弃了秩序,也就放弃了未来。对此,美国国会设立的“国家安全改革项目”报告提出:“美国国家安全体系存在根本上的风险,它已经失败,还会失败。”

战略规划与国家安全体系改革

美国国家安全改革项目智库在《铸就新盾牌》报告中提出:“尽管我们没能力准确预测未来,但预见和规划却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手段,在一个发生快速而不可预测变化的世界里,增加我们做出反应的时间,这是积极塑造有利于达成国家安全目标的全球环境的先决条件。”战略规划是系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近中远期实现目标与资源相互结合的方法和能力。战略规划统揽各领域、各阶段的重大计划制订与执行活动,使这些活动服从和服务于总体战略目标。整体性与创造性的矛盾,是贯穿国家安全事务全局和全程的基本矛盾。战略管理即是对战略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的平衡和把握,实现需求、能力、资源的适时、适度结合。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领导者和战略规划是决定战略管理成败的关键,而优良的战略规划又是协助领导者对国家安全事务进行战略管理的主要依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