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传播(8)

传播的目的:寻找现场感

现场是自然媒介的传播方式,当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时,正如人们在人造媒介中寻找真实感一样,人们总是在新传播中寻找现场感。

随着电子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普及,人们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了解到真实的世界远大于亲身经历过的世界。坐在屋里,可以及时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故事,实时联系远方的朋友,聊天、谈理想、玩游戏甚至约出来一起吃饭,媒介技术的进步,让空间的阻隔一下子消失了。

广播模式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限制在仅依靠自然生理的有限范围,借助出版和电视,广播促进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不过,传播效率提高的同时,人的作用却在弱化。以媒体为中心的公共传播,读者、观众是被动的,他们只作为一个群体而很难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存在;而作者、编者、主持人等,虽然他们名字会出现在媒体上被公众记住,但公众并不能了解到真实的他们,比如无法知道他早餐吃了什么、他今天跟哪个朋友见面……

广播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传播被工具化了,失去了自然媒介下在同一个现场的感觉,它在三个方面远离了人的感觉基础:一是传播过程经历的时间太长,超过了人们保持现场感的记忆时间;二是单向的广播,切断了交互的途径;三是一致的背景,在一个现场的人是在同一个背景下,远在两地的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总结起来分别是实时性、交互性、一致性。缺乏现场感,传播的人际特征被大大削弱。

印刷机将同样的内容复制成一份份的报纸,再通过一级级的发行,最终送到千家万户。报纸发行不同于给同一张桌子的同学写纸条那么直接:从文章写作到读者阅读,中间要经历排版、印刷、发行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几乎要以日为单位计算时间,报纸出版的周期要以天来计算,杂志则要拖到两周甚至一个月,相比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现场反应通常在几秒钟之内。尽管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运输速度在大幅度提升,把依赖机械运动进行传播所消耗的时间与需要保持现场感的能忍受等待时间相对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大到要想两者有可比性,甚至通过提高机械运动速度也不可能办到。

那么,电子媒介来了,广播、电视来了,能改变机械广播没有现场感的现状吗?

电视与报纸相比,传播几乎是不需要时间的,尽管电视传输的过程依然需要经历更多的中间环节。比如发射塔、微波站甚至转播卫星,但观众感觉不到中间点的存在,电信号一秒钟可以围绕地球转数圈,即便考虑一些环节机器处理信号有些延迟,通常也就几秒的问题,电视直播把远在天边的画面瞬间“搬到”了客厅,对于观众来说,就像隔层玻璃看面前的世界,相隔千万里的“两个世界”,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世界。从响应时间上看已经达到了人们感觉的要求,电视、广播已经具有现场感了。但正如前面所说的,电视只是个单向的广播媒体,观众只能看却没有办法参与到节目中,就像看一幅山水画,尽管逼真却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显然,那不是观众们的现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