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空间的信息传输代价决定于两个方面:地理距离以及单位地理距离的成本。网络上信息传输的边际成本与地理距离几乎没有关系,而与传输了多少次有关。物理空间两个人的距离并不等于两个人之间的直线距离,而是找的过程中累计的距离。网络空间两个人的距离就是中间经历了多少个人。
知道了一个人的网络地址之后,网络距离就变成了1,如果人们只和熟人打交道(知道网络地址),或者说,可以建立任意两个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此时,所有的人之间的距离也都变成了1,也可以理解成:任何两个人都是相邻的。我们遇到与物理空间非常不一样的体验,物理空间的邻居只有前后左右几个方向存在有限的几个,而网络空间中任何两个人都可以相邻。
我们来比较一下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物理空间通过三维坐标来描述,物体常用长、宽、高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利用三维的坐标表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则是两个坐标之间的长度或者两个坐标之间运动轨迹的累计长度。网络空间采用离散的网络地址来描述,节点、连接构成的网络,没有空间维度概念,也没有方位,节点的位置用网络地址来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节点中转的次数。
组织:从农庄到电话本
生活在同一个村庄的朋友与记在电话本上的朋友,他们有什么共通之处?
我们知道,自然媒介的空间是有结构的,而网络是离散的点空间,像一盘沙粒,灵活度是足够了,但空间的结构在哪里呢?
农业社会的村庄,邻里之间通过位置可以互相找到,每一家、每一户都有固定的位置,搬家之后如果不告知新位置,老邻居就找不到你了,如果邻居下决心要重新找到搬走的住户,办法是做地面排查,这个过程反映了两个现实:人居住的物理空间是有固定结构的(标注地理位置是描述结构的办法);人们使用的地球表面是面空间,具有固定的平面结构,可以用经纬度来标记。
农业社会时,可以用二维的地图来标注每个人的位置,也可以利用位置来标注家庭。甲村民、乙村民分别在哪个位置,丙房屋、丁房屋又分别在哪个位置,哪些村民在哪些房屋里面,哪些是一家人……地图坐标能够标注人与家庭以及村庄的固定结构,村庄的结构还可以通过相对的方位来描述,甲在乙的东偏南50米,丙房屋在丁房屋西100米……不过,用相对方位替代坐标只是把绝对标注方式变成了相对标注方式,并没有本质区别。
上面关于结构的探讨大家应该能联想起前面说到的媒介空间,媒介形态决定了空间使用方式,我们说“自然媒介是面空间”,意思是我们以面空间的方式使用空间,同样的道理,机械媒介、网络媒介也对应着线空间与点空间的使用方式。我们不再重复讨论媒介空间的演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