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21世纪为何要举办文化节?(4)

而且,艺术体验与一切形式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样,只靠“虚拟的”的形式远远不够。所以,一定仍会有在实际的地方举行的实际活动,使人可以继续梦想有朝一日,社区、艺术、地方特色,以及观众和艺术家能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有时这个梦想在某个时刻真的可以成为现实。

传统的古典音乐节和戏剧节又如何呢?我们还需要它们吗?还需要用它们来保存从17~20世纪的西方经典音乐吗?这批伟大的遗产必须保存。如果失去它们,或像对待历史上的伟大史诗那样,只把它们保留在大学课程里,那就太悲惨了。毫无疑问,古典音乐和爵士乐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处境堪忧。增长并不总是意味着这些艺术在蓬勃发展。音乐节的兴起也显现了古典音乐的危机,录音产业的技术进步已经不足以支撑古典音乐僵化的曲目和老化的听众。爵士乐也处于类似的境况,爵士乐手长期以来一直靠定期的爵士乐音乐节来维持生活。这个领域如何应付收入的下降呢?光靠大城市的听众或正常的巡回演出已经不够了。新一代的人,即使是有文化修养的年轻人,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有足够的热情去听交响乐。必须找到办法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少数人聚在一起,形成有支付能力的大规模人群。在全球化的时代,音乐节就是这样一种办法。对于古典音乐来说,这也许是对“21世纪为何要举办音乐节”这个问题最有力的回答。

但我们也可以发问,音乐节到底在拯救行动中能帮多大的忙?这一点还远不清楚。比起互联网的潜力来,音乐节的作用也许并不太大。然而说实话,如果今后的5年内,《茶花女》和《阿依达》,《托斯卡》和《波希米亚人》,甚至《费加罗》和《魔笛》这些歌剧演出的次数比以前少了一半,难道全球文化会就此崩溃吗?

当然,最出名的艺术节由于名声远扬,作为高端旅游还会继续兴旺。因为谢天谢地,西方文化传统仍作为现代化的象征而备受重视,哪怕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而且,像女人的钻石一样,西方文化,特别是它的精品,即使在今天的商业生活中也是地位的象征。大公司成了艺术赞助人,担负起了过去王公的作用,当然很多王公开始时像美第奇一样,是由银行业起家。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使得艺术节如虎添翼,因为它造成了大批人才从社会主义国家——古典音乐最后的繁荣地——向西方的流动,而且以国际货币美元来算,价格还相当便宜。那些想在西方站住脚跟的俄罗斯新贵和亿万富翁并非人人都只对购买足球俱乐部感兴趣,希望有一些亿万富翁也愿意出资帮助俄罗斯艺术家和文化胜利西进。谁知道呢,富有的印度人和中国人也许已经沿着日本人曾走过的道路走了过来。

所以,关于萨尔茨堡音乐节以及其他类似的艺术节实体上的未来,无须太过担心。但如果我们不能给西方音乐传统萎缩了的老干嫁接上新枝,它们作为文化场地的未来将会如何呢?拿西班牙的马术学校来说,那里的操练今天几乎没有人懂,感兴趣的人也不多,公众只是把它看作历史遗留下来的稀罕物。萨尔茨堡音乐节会不会最终变得像西班牙马术学校一样呢?在可见的未来大概不至于此。但是,靠指挥和舞美设计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来维持几出不断上演、保证叫座的歌剧,这样的情形还能持续多久呢?这个问题现在没有答案,但不管最终答案如何,恐怕都不会令人心慰。

请原谅我在音乐节开始的时候说这些扫兴的话。请忘了这些对未来的担忧,至少今后几天在音乐厅里不要去想它们,我也会把它们抛在脑后。今后几个星期内,200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异彩纷呈的节目足以使我们乐而忘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