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艺术向何处去?(5)

那么绘画艺术家都在干什么呢?他们在做所谓的“安装”和摄像,虽然那还不如舞美设计师和广告设计师的工作有意思。他们拿经常是令人反感的“捡拾物体”做文章。这些艺术家主意倒是不少,但有时是馊主意——20世纪90年代的视觉艺术正在从艺术倒退回主意。只有人才有主意,镜头和电脑是不会思想的。艺术已经不再是发挥创意做的事情和生产的物体,而是脑子中的想法。“概念艺术”追根溯源来自杜尚。正如杜尚破天荒地把公共厕所的小便器作为“现成艺术”展出所表现的,这种时髦做法的目的不是扩大美艺术的范围,而是要摧毁美艺术。这些做法是在向美艺术宣战,更确切地说,宣战的对象是“艺术作品”,即由一位艺术家单独完成,希望得到观者的欣赏和崇敬,并由批评家根据美学的标准予以评说的创作。可是,今天还有哪个艺术批评家这么做呢?今天,还有谁在艺术批评中使用“美”这个字时不带嘲讽之意呢?能毫无困难地就“美”或“不美”达成一致意见的人只有数学家、象棋选手、体育新闻记者和对人的美赞赏钦慕的人,这里所说的人的美包括面貌身材,也包括声音。艺术批评家做不到这一点。

经过3/4世纪之后,视觉艺术正在回归达达主义年代的倾向,也就是回归1917到1923年间那些不是想实现艺术的现代化,而是要摧毁艺术的极端悲观的先锋派。此事意义重大。视觉艺术家意识到,我们关于艺术的传统观念实在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传统的艺术观念所适用的是老的手工创造的艺术,是那些并入古典主义的艺术。但对于今天充斥各处,使人应接不暇的感官印象和感觉的世界,它已不再适用。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这种印象和感觉的洪流无法分为艺术家单独创造的各个不同单位。即使高级时装设计如今也不再被视为天才设计师的专有领地。曾几何时,富有的顾客向巴伦西亚加以巴伦西亚加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中译名是巴黎世家。——译者注、迪奥和范思哲这样的天才订制量身单做、只此一件的时装;作为天才设计师的伟大作品,这样的时装启发了并统治着大众时尚。现在,他们的鼎鼎大名成了给人提供各种身体装饰的服装业跨国公司的广告。迪奥公司靠的不是为富有的女士创造时装,而是大批量销售因迪奥的名声而身价百倍的化妆品和成衣。像所有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提供服务的行业一样,时装业有创造性的因素,但它不是,也不可能是过去意义上的创造,不是某个希望达到天才水平的艺术家独立产生出来的物品。事实上,在如今的雇用聘书使用的新词汇里,“创造性”指的只是并非完全程式化的工作。

第二,我们的世界是消费文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对人所有愿望的满足(最好是立即满足)决定着生活的结构。对愿望的满足有没有等级的次序呢?有可能建立这样的次序吗?把使人感到愉快的某一个原因单独挑出来进行审视研究到底有没有意义?众所周知,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毒品和摇滚乐走到了一起。英国青年所谓的狂欢由音乐和跳舞、饮酒、吸毒和性交、欣赏自己的衣着——用最新的时尚包装身体——以及狂欢的人群中其他人的衣着等各种经验所组成,参与者对这些不是分别地经历,而是一股脑地同时经历。正是这种不同经历的联系构成了今天多数人典型的文化体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