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基准线的改变(6)

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反射性问题特别适用于我们推断某人八成会对某个特定问题撒谎的情况。不同于罪知感问题测试,利用反射性问题时不需要知道特别具体的信息,你可以只是简单地将怀疑包装成问题,然后观察对方对这些提问的反应。当然,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偶尔我们自己也必须不诚实,这对某些人来说或许是无法接受的。

再举一例:如果你怀疑某个朋友隐瞒自己酗酒的事实。这时你可以这么问他:“我想听听你的建议。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位女同事跟她的上司之间有点问题。她认为那位上司经常在上班时间偷喝酒。你觉得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倘若这位朋友并未酗酒,他会给你一个诚心的建议。可是如果他本身也是一个酒鬼,他便会觉得你在指桑骂槐,因而变得紧张或恼羞成怒,或者可能会试图讲笑话来化解尴尬。总之,他会因为某种不自然的反应而露了馅,这时若是我们仔细地观察,便不难发现那些偏离正常言谈举止的现象。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怀疑你的女朋友可能劈腿,昨天晚上她竟然说她没空跟你吃饭,是不是因为要跟别人约会呢?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简单地问一句:“昨晚睡得好吗?”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可是有所隐瞒的人可能会对这个问题做出特别的反应。

你甚至可以用更漫不经心的方式提出反射性问题。你可以将问题普遍化,像是用“天啊,竟然会有人……”作为开头,接着将你怀疑的事情附加上去。例如说:“天啊,竟然会有人揩油揩得这么离谱,几个月下来不知道顺走办公室多少东西!”为了要让这样的问题听起来更像真的,我们还可以用某个传言或是某家曾经发生过这类事件的企业来暗示。听到这样的问题,清白的人会兴致勃勃地听着奇闻轶事;相反的,说谎者则会表现出引人注目的行为。

说穿了,反射性问题的技巧与所有测谎机测试都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也就是设法让说谎者表现出偏离正常行为的现象。不过反射性问题倒是具备两种优势:第一,它利用了定向反射这种深入人心的机制;第二,它可以将关键性问题包装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形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