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一种冲动性行为,我们可以从生物化学角度来加以证明,证据来自于血清素(五羟色胺)。你可能听说过血清素,这种物质多和药物“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有关。“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俗称“百忧解”,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若大量服用此种药物,血清素在人体内的效力会大大增强。和多巴胺一样,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素,在管理人的情绪和约束人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同人的自杀行为以及血清素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额皮质是大脑中负责自我约束的重要区域,前额皮质里血清素的流速一旦下降,人就会变得比原来冲动,原有的自我约束机制被打破,这样人就可能产生轻生的念头。实验表明,一旦将老鼠体内的血清素感受器官破坏掉,老鼠的行为就会变得冲动莽撞,并且会消耗掉更多的可卡因和酒精。但是另一个实验则表明,向鸽子体内注射SSRIs,鸽子的冲动性会降低。人体内血清素水平较低,更容易产生许多冲动型的自我摧残行为,如自杀、自残、病理性赌博以及盗窃癖。
并非所有的自杀都是“冲动的惩罚”。但有些时候,自杀是一种自我约束的理性手段。一名特工被捕,他心里清楚自己可能会因为忍受不了敌人的威逼折磨而泄露情报;为了不把情报泄露出去,他会吞下一颗氰化物药丸了结自己的性命,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逃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晚期病人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想法或行为,以此来结束病痛的折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观点,即人人都有向死的本能。弗洛伊德晚年饱受癌症的折磨之苦,在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他说服医生为他注射一针“安乐死”,就这样,他从病痛中解脱了出来。
弗洛伊德嗜烟如命,正因为如此,他提前将自己交付到死神手中。在香烟和生命的交易面前,他决绝地选择了前者——以生命为代价换取香烟的奖励——我们中好多人,都像弗洛伊德一样,摆脱不了连自己都厌恶的种种恶习,不情愿地早早就踏上了一条通向死亡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