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失调理论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慷慨的行为会增进慈爱与怜悯的精神,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当人们去做一件好事,特别是当人们没有心理准备或者突然间决定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善心和慷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人们“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去帮助另一个人”的认知,与“先前可能对这个人抱有的负面情感”之间会存在不一致。实际上,在帮助了这个人之后,人们会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会去帮助这样一个蠢货呢?有可能他并不像我曾经认为的那样愚蠢,其实,他是个不错的人,值得我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帮助他。”
一些实验研究已经为这种假定提供了支持。在其中的一项实验中,大学生们被安排参加一项可以赢得不菲奖金的竞赛。竞赛结束后,实验者向其中1/3的实验对象解释,他在实验中使用的是自己的积蓄,而现在钱要用光了——这就意味着他不得不停止实验。他问道:“就算帮我个忙,能将你赢的钱还给我吗?”(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同意。)第二组也被要求归还奖金,但向他们提出要求的,不是实验者本人,而是系里的秘书。这位秘书向学生们解释,心理学系的研究基金面临短缺。(这一组所有的学生也都表示同意。)余下的实验对象没有被要求归还所赢得的奖金。最后,所有实验对象均被要求填答一份问卷,其中包含了“表达对实验者的感受”的内容。结果表明,那些被劝说对实验者提供特别帮助的人,最喜欢实验者,他们相信实验者是一个值得帮助的正派人。其他学生也认为他不错,但不如那些向他提供过帮助的人所认为的那样好。18
尽管有关良性循环的科学研究是新近的事情,但早在18世纪,作为一位在哲学领域(兼修自然科学和政治学)潜心攻读的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已经提出了大致的观点。在宾夕法尼亚州议会供职期间,富兰克林受到了一位立法委员同行的冲撞与抵制。于是,他开始想办法征服这个人。他写道,自己“并没有低三下四地去恭维他”,没有去讨好这个人,而是引导这个人来帮助自己,请对方从他的图书馆里帮自己借一本稀有的图书:
他很快就将那本书送来,我在大约一周后将书归还给他并且附上了另外一张便条,表示自己强烈地意识到了他的帮助。当我们再次在议会相见时,他与我攀谈起来(此前他从未这样做过),而且显得彬彬有礼。此后,无论在何种场合下他都会毫不迟疑地支持我,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他离开人世。这是一则古老格言具有真理性的又一例证:“那些施恩于你的人,较之曾经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于随时帮助你。”19
◆◆◆◆◆◆
失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令人厌烦的,但是对人们来讲最为痛苦的部分是自我概念受到了威胁,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人们所做的事情与自我看法不一致。20假如你所崇拜的某个运动员或者名人受到强奸、猥亵儿童或者谋杀等罪名的指控,你会体验到这种强烈的失调。你对这个人的认同度越高,你所体验到的失调越大,因为你的自我会越多地卷入其中。假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但又从事了某种犯罪行为,你将会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失调。毕竟,人们对名人的支持可能会经常在不同的人之间变换。但假如一个人偏离了自己的价值观,他就会体验到更为强烈的失调,因为总有一天他必然要回归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