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乙亥年(9)

1995年年底,因王海事件,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设立“消费者打假奖”,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王海除领到5 000元奖金外,还获得“中国打假第一人”的美誉。

王海知假买假,要求赔偿,引起媒体的关注,媒体还把王海引发的争论称为“王海现象”。此后,王海开始长期打假,为了保护自己,他常常戴着墨镜。受他的影响,中国开始出现一批职业打假人。这时候,一些老的国有纺织企业已经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砸锭减产的同时,一些纺织女工也失去了工作岗位。和纺织业一样,一些老国有企业同样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一份数据表明,1995年,中国有563万城市职工下岗。在中国,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7月25日下午2点35分,一架飞往深圳的上海航空公司767客机飞上了蓝天。原本是纺织女工的周慧祺梳着发髻,扎着暗红色领结站在机舱中,和她一样,有18位“空嫂”开始了第一次试飞。

上一年的11月22日,很多上海人从《青年报》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上海航空公司要招收一批空嫂。招聘信息一公布,3天之中,就有2 300多名女工报名。

上海航空公司的总经理孙仲理这样解释招收空嫂的原因:“随着公司的发展,对空姐的需求越来越大,后来考虑从纺织女工中来选,她们经历过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她们的敬业精神和对生活的理解要更好。”

空嫂们上岗前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有些培训程序甚至比空姐还要严格。由于文化底子差,学英语成为这批空嫂最大的难题。

周慧祺也在课堂上陷入窘境,她原来是上海中华第一棉纺针织厂幼儿园的老师。和厂里其他4 000名员工一样,她也面临着下岗的问题。周慧祺回忆道:“还好当时决定去了,因为半年后幼儿园就没了。老同事都很羡慕我,他们后来有的去供应科管辅料,有的去往门市部做销售,现在收入大多是1 000出头。”

1995年7月,未来的空嫂们以平均85.3分的成绩通过十几门功课的考试,领到了登机证,从纺织女工转变成了空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