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1)

2013年4月9日,正在海南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习近平总书记就近到农村考察。在了解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情况后,习近平十分感叹地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画龙点睛地道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系,明白无误地告诉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在我国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就要看我们能否切实解决好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民的生活宽余,由此也再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的深刻道理。

第一章?

为什么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我国很早就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清朝的乾隆末年(18世纪末),我国总人口就已经突破3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949年,我国总人口为54167万人;而到实行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总人口已经达到95809万人。2012年,我国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3.5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0%。综观世界各国,但凡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有两大现实问题无法回避:一是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古今中外,“民以食为天”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其他所有的事情也就根本谈不上了。二是在人口总量中,如果农业人口所占比重高,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就只能由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状况来决定,城市建设得再漂亮,也代表不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人口众多,其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甚高,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这样的国情才决定了我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农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短板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即便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和政治家们也都深深地懂得“粮安天下”的质朴道理;农业的状况,也始终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高度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自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鼓励民族融合,推进开疆拓土,实行屯垦戍边,传播农业文明,大力发展水利,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历史上不乏皇上亲自扶犁以示重农、颁布圣旨以推广粮食新品种、督导刊印耕织技术书籍以教化农民的实例,整个社会因此长期形成了“耕读传家”、“重农抑商”的思想和舆论氛围。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越接近现代,我国农业的发展越是停滞不前,乃至到了相当多的普通民众食不果腹的地步。

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2264亿斤,按当年总人口计,人均拥有粮食仅为418斤。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更为重视农业。在制度上,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体制,在生产上,大力发展水利,推行新式农具、优良品种、新的耕作和栽培方式等,促使农业生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95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169.2%,29年间平均每年增长3.47%,快于同期世界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约3%的水平,我国粮食产量由此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从1949年时的约占15%,提高到了1978年的约占18%。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不可谓不快。但与我国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这一阶段的农业发展显然仍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1978年,我国人均拥有粮食636斤,虽比1949年的水平提高了52%,但与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的人均拥有800斤左右粮食才能满足我国人民营养需求的目标相比,尚有20%以上的差距。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前期开始,我国对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就一直实行着对农民计划收购、对居民定量销售的制度(俗称“统购统销”)。但即便如此,到1978年时,我国农村仍有2亿多人(约占当时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处于温饱不足的贫困状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