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这本书的内容,最先是以香港《明报》的“星期副刊”的专栏形式出现的。在黎佩芬主编的邀约下,我先以“十首我喜欢的……”选曲形式,写了一年五十篇的专栏,前后介绍了五个门类的五十首作品,选取的是一些乐史上认定的经典杰作,而且一般很容易找到、听到的曲目,有点像古典音乐中的入门或“必听”曲目,用这些曲子串起钢琴音乐史变化的轨迹。不过到了第二年的专栏中,选出来的乐曲,开始加入了比较多不是那么有名、那么众所皆知的,例如“宗教音乐”和“三重奏”都不算是听音乐的人所熟悉的领域,也是一般认为比较“难懂”的形式,这样的乐曲最大的价值正在:它们带着那么多我们不习惯的音乐元素与音乐表现,指向了和我们今天生活很不一样的环境,这种音乐更能够把我们带离现实,去领受体会异质的美与秩序,开拓了我们的感受范围,我真的很乐于扮演让这些音乐进入更多人生命视野的桥梁角色。
书中体例上有项明显的破格,是不以音乐形式为标准,改以作曲家为对象,选了十首李斯特的作品。如此破格写作,源自二○一一年恰好是李斯特两百周年诞辰纪念年,我在“台中古典台”及台北“Bravo 91.3”主持的广播节目“阅读音乐”中,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专注介绍李斯特其人其作其时代。一年的节目,没有播过重复的曲目,都还没有把我手上拥有的李斯特作品录音播完。在此过程中,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李斯特的惊人天分与音乐贡献,也就更加遗憾,台湾大部分的人就算接触李斯特的音乐,也都只听那么少数几首“热门”的曲子,无从领略李斯特的全貌,更无从理解他既丰厚又传奇的人格,因而决定将我对李斯特的认识,部分转为文字,放进了这个书写计划里。
7
《想乐》试图提供一点我自己和音乐的联结经验,一种借由知识、思考的介入来和音乐发生关系的方式。这里记录的,是我自己在音乐中寻找意义的过程。用心、用身体主观感受音乐的经验,很难转手传给别人;相对地,用大脑思考过的材料,或许比较有机会可以提供作别人听音乐时参考,增加从音乐中找到意义的机会,也就是增加“听懂”音乐的机会。
我从来不主张有什么“正确”的听音乐方法,我也无法接受有人主张一定只能用什么方法、一定不能用什么方法听音乐。唯一的标准,是如何从音乐中得到最大的收获吧!什么准备都不做,光靠听力与直觉,显然不会是好办法。
了解乐理会有帮助,明白乐曲结构会有帮助,感应乐曲背后作者的生命与思考也会有帮助。我能做的,就是摊开一些对我发挥过作用,又能以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呈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