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绞肉机” “把血流干的‘处决地’”(6)

2月21日清晨,凡尔登地区天气放晴,但仍然寒彻入骨,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由于连日的雨雪和浓雾,使大地的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整个丘陵森林变成了一片白蒙蒙的冰凌世界。早上8时12分,这片沉寂的大地突然间地动山摇,犹如火山爆发。德军终于开始了酝酿已久的炮击。

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凡尔登大战,终于打响了。

德军配置在前沿和纵深内的所有炮兵阵地上的各种口径火炮,一齐发射出了无数发炮弹。它们夹带着一声声的呼啸划破晨空,从不同的方位撕裂着空气,暴风骤雨般地倾泻在法军的阵地上。正躲在壕沟里搓手跺脚的法国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吓得目瞪口呆,抱头鼠窜。许多人不知到何处藏身,盲目地东躲西藏,结果被炸得血肉横飞。残肢断体连同大块大块僵硬的冻土和石块被巨大的气流抛向空中,空气因爆炸而迅速膨胀,相互挤压推动着,如同滚滚热浪冲刷着、荡涤着地面上所有可以动摇的物体。那些尚未断气的法国士兵被这滚雷般的炮声震得鼻耳流血,战壕也被完全夷平了,整个法军防御阵地完全丧失了反应能力。

德国炮兵群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炮火袭击中,以每小时10万发炮弹的速度进行连续轰击。到下午4点45分,共有200多万发各种炮弹倾泻到了法国人的头上。德军的目的很明确,即在步兵发起冲锋之前,用最猛烈的炮火摧毁前进中的一切障碍,并力求在气势上压倒法国人,打垮他们的抵抗意志,从而丧失固守凡尔登的信心。德军炮群持续8个多小时的火力急袭,使法军的第一阵地面目全非,第二阵地的防御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被烧成了灰烬,高地上被炸起的浮土有2尺厚。法军的各级指挥已基本陷于瘫痪,仅阵亡官兵就达1800多人。

下午14时45分,威廉皇太子在指挥所里下令:“步兵开始攻击!”

随着炮火的延伸,无数的小灰点从被冬雪覆盖的德军阵地上涌出,他们很快便组成一个个突击队,按预定的目标直扑法军的第一阵地。在步兵的冲击中,训练有素的德国军队表现出了良好的战术素养。他们在进攻中很讲究层次和攻击的连续性。通常师的进攻是两个团在前,一个团作预备队在后;第一线团又以两个营在前,一个营作第二梯队;步兵营则在400至500米宽的正面上,组成三个攻击波次。其中,冲在最前边的是一至三个班的步兵和负责开辟通路的士兵小队,第二波次则是步兵连的冲击,第三波次则是机枪队和喷火班的跟进配合。很快,德军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对法军第一线阵地的占领,各突击集群交替掩护,密切协同,至23日,德军推进到了法军第二阵地一线。

24日,在经过了一次威力强大的炮火准备之后,德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猛攻。醒过神来的法军开始在各个地段上拼死抵抗,力图挫败德国人的攻势。在战斗中,一些从法国殖民地征召来的士兵士气低落,有一个营一见到德国人开始冲锋便告溃散。后来在督战队严厉的机枪威逼下,这个营的士气才告恢复,士兵们惊恐地回到了自己的战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