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登“绞肉机” “把血流干的‘处决地’”(2)

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敲,法金汉将军终于用4天的时间写出了洋洋千言的《1916年对法英俄作战备忘录》。1915年的圣诞之夜,他不顾妻子的温柔劝阻和儿女们的苦苦哀求,来到了威廉二世的皇宫,向皇帝提交了他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

望着法金汉将军急切的神情,有点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颇感矛盾。打下莫斯科,完成一代枭雄拿破仑都没有完成的伟业,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啊!可精于韬略的总参谋长却主张先解决西线,难道他在西线找到了可以击败英法联军的妙方了吗?

“陛下,我们只有集中兵力突破西线,才能在欧洲战场上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现在,俄国人在遭到失败之后依然晕头转向。他们糟糕的战斗力和毫无进取之心,使我们能够把将近50万的军队调往西线。这样我们就可以放手来对付法国在防守上的战术据点,而不至于危害到其他地方的阵地……当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英国,而不是东方的沙俄。但英国有辽阔的海洋提供了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这就使我们必须要在海上和英国人较量一番。舍尔上将的大洋舰队勇敢地做了这种尝试。但事实让我们认识到,除了潜艇战,我们在海上再也拿不出更高明的办法了。但在陆上不一样,英国人在大陆上的唯一武器和指望就是法国,法国是英国人手中的一柄利剑。只要我们打败了法国,英国人手中最好的武器也就被打落了。到那时,孤立无援的英国人除了困守小小的英伦三岛,将不会再对我们形成威胁。只要打败了英法联军,俄国人就会觉得没了指望。相反,如果我们一心一意地对付俄国,把我们精锐的军队投入到无边无际而又严寒肃杀的俄罗斯大草原上去,一旦英法联军突破西线,我们将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这四个字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威廉二世的脑门。他不得不佩服法金汉将军对形势入木三分的分析,终于批准了在西线发动攻势的战略计划:

“将军,让尼古拉(沙皇)在克里姆林宫的壁炉边去怡然自得吧!我们先对付法国人。” 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法金汉将军踌躇满志。第二天,他来到德军最高统帅部,就即将发动的西线攻势召开军事会议。

在背靠1∶50000大比例尺作战地图的大圈椅上,法金汉将军双眼炯炯地注视着正襟危坐的将军们,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谈到即将展开的西线攻势时,将军们都以为又会来一次全面进攻,没料想法金汉将军话锋一转,突发奇想地提出了一个不发动大规模进攻,而去夺得全面胜利的新观点。

久经沙场的将军们被法金汉的新思想、新观点给弄糊涂了。他们有的面面相觑,有的挤眉弄眼,有的窃窃私语,他们都弄不明白总参谋长的葫芦里到底有什么锦囊妙计。

读书导航